$10章 现场考察(1 / 2)
李拥军当场拍板,收割机的事都不谈了,铡草脱粒机的事也给押后了,全部都去炼钢厂所谓的实验小车间,去看看他们这个小小的炼钢厂,到底是他们自己全须全尾的生产出了电风扇,还是从外面买了关键零部件,在配合上自己工厂里生产一些不重要的外部零部件,明明算是组装品,却说是自己厂里生产的。
这样的事情,李拥军他们工业厅的人见识多了。
如果这事情搞不清楚,那他们眼里看到的炼钢厂,也值得商榷了。
于是,一行人行事匆匆的在王国强的带领下,向着炼钢厂的技术科赶去。
技术科就在炼钢厂原本的动机生产小车间,后来新车间建成,动机车间全部搬迁到新车间,刚好向阳炼钢厂定格升级完成,成立技术科。
人员增多,再加上各种新产品的试验开,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打样车间,这里,就被技术科全部给占了下来。
几百平的技术科,论面积,当属于是向阳炼钢厂最大的科室了。
推门进去,头顶吊着的两台五叶大吊扇格外的显眼,在左右两边的墙体上,一边涡轮进气扇,一边说排气扇,把技术科这几百平空间的空气搅的流动起来,带着轻风绕体而过,刚从外面如下火的燥热中走进来,顿时浑身上下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这个舒爽劲儿,让人忍不住都想出一声透心凉的呻吟声。
“这里,真凉快啊,比那边会议室还凉快。”
终于,省厅领导里的一位书记员忍不住惊喜出声。
其他人也都跟着点头。
来了技术科,林瑞就是此地的主任,众人刚进门,顾海洋就走了过来,连忙打着招呼。
林瑞也笑着给众人介绍着:“我们炼钢厂的作业环境,在夏天确实遭罪,为了让工人能够更好的投入工作中去,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为祖国多做贡献,我们这才想着法子把温度降低下来,为工人提供保障。”
“我们这里的吊扇,两边的排风扇,就是第一批试造出来的试验品,用来验证这套技术的可行性的,经过我们在我们这个小实验室里实际验证之后,才装到一车间的。
我们这里装着的就是那一套试验品。”
“呵呵,还是技术科好,有了好东西,可都紧着你们技术科先来一套啊。”
还是刚才叫着舒服的那个书记员,忍不住笑着说了出来。
林瑞连忙摆手解释道:“各位领导,这可不是紧着我们技术科要先享受,当前环境下,要装,也要先装两个炼钢车间,接着是生产车间,工人兄弟太辛苦了,有了这些当然是要紧着工人来。
“刚才我就说了,这是我们炼钢厂制造出来的第一套试验品,在我们技术科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所有的新产品,必须试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
“装在我们技术科,面积小,车间环境也适合调试,现问题修改起来也容易,要是在生产车间里搞试验品,停停改改的,那不是纯属给人家车间生产捣乱嘛。”
这个年代,人人讲奉献,事事要争先,都号称艰苦的环境最能磨练人,最穷的人才苗根正红。
要是挂上一个享受的名声,这可真不是个好事。
不管这个人是有心还是无心的,这要是被人挂上一个享乐的帽子,后果不堪设想。
林瑞心里都是一冷,在说话的时候,必须小心,而且,有些东西,该藏起来,看来是没错了。
一直走在前面的李拥军点了点头,认可了林瑞的说法,这个时候,林瑞本来还准备在介绍一下这套风扇降温技术的,也停了下来,随即脚步稍微一停,落后了王国强一步,把主位置让给了王国强。
真论起官场,林瑞也只是懂些后世的那些弯弯绕绕,论起官场能力,还得是经过这段时间官场盐焗的王国强,以及季光明这些人。
这不动声色的位置互换,就已经完成了讲解员的互换。
这个时候,走进车间里,这才看到有五六个高级技术工,各自拿着工件,在机器上作业着,这些人离退休前都是六级工。
王国强指着那些人说到:“各位领导,你们眼前看到的那些,就是我们的技术工师傅,正在打造风扇的零件。”
“这位老先生是对机器转向轴的打造,这是扇叶的打造,这是电机定子加工,这是电机壳体加工,还有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绕好线圈,正在组装的风扇电机。”
王国强一边介绍,最后来到最里面,有几台刚组装好的无刷电机,外面的大壳体还没有安装上去,一些铜线头还凌乱的散落一地,曹东骏正带着工厂里电工,在顺线,安装电机外接等活。
当看到这些操作场面的时候,省厅的领导,才算是真的确认,这个炼钢厂,真的能制造出来大吊扇了。
电机上的铜线还在上面缠着呢,这就说明这电机不可能是外购的,不然,人家咋也会对电机的铜线做个外封包装。
而且,里面一个小车间里,还放着几捆绕线圈的铜线,这些也不像是能作假的。
最主要的是,现在电机这些东西,凡是国营大厂的,都是属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