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埋葬过去一路向南(4 / 8)
/p>
&0t;后来可能在他们圈子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僧人在这里修洞窟,还给这地方命名为莫高窟,意思就是沙漠的高处。
&0t;
&0t;直到北魏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信佛,受到佛教影响,觉得修洞窟可以攒功德,王公贵族也开始效仿起来,在这里开凿洞窟,供奉佛像,祈求平安。
&0t;
她指着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洞口:&0t;再后来,开窟慢慢变成了一种传统。
有钱的人会修建家窟,把自己的生平事迹画在墙上,方便后人祭拜。
&0t;
&0t;就像现在的纪念馆?&0t;裴有容问。
&0t;可以这么理解,&0t;小王点头,&0t;但是穷人怎么办呢?他们也想要死后有人记得,所以就几家人凑钱,共享一个小洞窟。
&0t;
李允真忍不住插嘴:&0t;拼好窟是吧!
&0t;
团购原来在北魏时期就开始了!
小王笑了:&0t;您这个比喻很形象!
确实有点像现在的拼团。
&0t;
走进第一个洞窟,墙上的壁画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0t;这些都是手工画的吗?&0t;朴智妍终于开口问了一句。
&0t;是的,&0t;小王说,&0t;当时没有现代工具,全靠画师一笔一笔地画。
有些大型洞窟,可能要画好几年。
&0t;
参观过程中,裴有容突然指着一处壁画上的小文字:&0t;那写的是什么?看起来像是后来刻上去的。
&0t;
素媛和朴智妍也凑过去看。
李允真定睛一看,忍不住笑出声:&0t;好家伙!
&0t;
只见壁画旁边刻着一行字:&0t;乾隆十二年七月,曹县张氏xx到此一游。
&0t;
&0t;古人也兴这个?!
&0t;裴有容瞪大眼睛。
&0t;看来到此一游是中华传统艺术了。
&0t;李允真调侃道。
李允真摸着下巴思考:&0t;等等,好像有个问题啊,张某刻字的时候是破坏文物,但现在他的刻字本身也成了文物&0t;
&0t;所以这到底算不算破坏文物?&0t;素媛也被绕进去了。
小王讲解员笑着说:&0t;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讨论,严格来说,当时确实是破坏,但现在这些题记也成了研究古人活动轨迹的史料。
&0t;
&0t;那我现在刻个字,三百年后是不是也成文物了?&0t;裴有容跃跃欲试。
&0t;大胆!
&0t;李允真一把拉住她,&0t;你现在刻字,立马就能体验中国的拘留所套餐。
&0t;
李允真仔细看了看:&0t;曹县这不会是山东那个曹县吧?古代有这地方吗?&0t;
小王无奈地笑了:&0t;这就不知道了,这种游客题字在很多洞窟都有,算是文物破坏了。
&0t;
&0t;乾隆十二年,&0t;李允真掰着手指算没算明白,&0t;那是啥时候啊?&0t;
&0t;从山东到敦煌,&0t;她啧啧称奇,&0t;古代交通那么不便,两千多公里诶,这哥们儿跑这么远就为了刻个到此一游?&0t;
&0t;我猜这货肯定是犯事了,&0t;李允真一本正经地分析,&0t;不然谁没事跑这么远旅游?说不定是杀人越货,跑路到这儿的。
&0t;
&0t;或者是欠了赌债?&0t;裴有容也加入脑补,&0t;被砍了一路躲到敦煌?&0t;
&0t;也可能是私奔!
&0t;素媛兴奋地说,&0t;和心爱的人一起逃到天涯海角!
&0t;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编故事。
&0t;雍正乾隆时期的时候,来敦煌的人确实不少,&0t;小王解释道,&0t;有些是流放的罪犯,有些是戍边的军人,也有行商走贩的商人,这种有名有姓的,多是被贬到敦煌的。
&0t;
一行人继续参观,每个洞窟都有自己的故事。
因为李允真买的是票,可以在每个洞窟停留更长时间。
普通游客往往只能看几眼就被催着往前走。
&0t;为什么不让多看一会儿?&0t;素媛不解。
&0t;据说是因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了会加壁画褪色,&0t;小王解释,&0t;所以要控制参观时间和人数。
&0t;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四人从洞窟里出来。
素媛若有所思:&0t;感觉好像看起来很厉害,但是&0t;
她看了看周围行色匆匆的游客:&0t;大家好像都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