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散播谣言(1 / 2)

加入书签

“别特么胡扯,有事找你们,都给我听着。”

“这事办漂亮了,明天请你们吃油条。”

“不过事先说明啊,一人限量两根,没多的。”

范国君划燃了火柴,把骏马牌香烟点燃。

其他人正色了几分,认真听着。

十多分钟后,这些三教九流开始在县城里到处散播谣言了。

“听说了吗,咱们县的木耳,在外县已经火了,那边要过来采购一万斤呢!”

“嘿呦,真的啊,啥价啊?”

“五角!”

“多少?”

“五角,他们没毛病吧,我们正常买都只要三角啊,他们五角收。”

“那我这不是买回家放着,等他们来了后,我可以赚两毛咯?”

这笔经济账,傻子都算的清楚。

换做是别的,他们可能不敢搞,生怕被定性为投机倒把。

可这是其他县合作社的过来收啊。

我们和合作社合作,总不可能是投机倒把吧?

这些无产阶级的同志,刚刚从混沌中走过来,哪里懂这么多套路。

在这谣言还不是很多的年代里,保守的人们,对谣言的免疫力特别低。

都还在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也是讲信用的。

所以这个谣言一下在县里炸开了锅。

县国营电器厂保卫科。

齐冒军这会正在和其他人打牌。

一边打牌还一边和其他人讨论木耳的生意。

他就一混子,哪儿来的钱去做生意。

但他又不想去山里自己采木耳,太累了,懒得搞。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低价收,高价卖,赚差价。

但没钱怎么办。

于是就找单位的领导们借钱。

这会桌子上就有他们的厂长。

他一个老弟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在他耳边讲了什么后。

“卧槽,你说真的?”

齐冒军忍不住的脱口而出,目中有无比的惊喜。

他对面的国营电器厂厂长周大伟抬头:“小齐,什么事这么兴奋?”

齐冒军赶紧回话:“好事,厂长,刚我还说这生意来着。”

“你看,这不大生意要来了!”

“哦,什么大生意?”

“一万斤,外地有个合作社,打算来我们这边采购一万斤新鲜木耳!”

“现在县里到处都在传闻。”

“真的?”另外一人开口。

“假不了,是高价收,现在县里好几个投机倒把的倒爷,跑乡下收货去了。”

“领导们,如果我们想要搞,动作一定要快。”

几人一下沸腾。

现在市价三角。

但跑到农村里收的话,也就一角多一斤。

这不就是三角多的纯利润吗?

一万斤,就是三千的总利润。

他娘的,难怪越来越多人投机倒把去了。

我们县电器厂百来号人,一个季度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于是几个人赶紧凑钱。

他们是县电器国营厂的领导,自然不可能出面去搞这种事。

让齐冒军去代表他们搞。

最终四五个国营厂的领导,勒紧了裤腰带。

凑了两千块给他,还从厂里调拨了一台送货的小货车,让他赶紧去囤货。

齐冒军感觉自己真要发达了。

当场就带着十几个人跑去了乡下收货。

后边几天,果不其然,木耳的价格开始暴涨了。

第一天,县里很多人都在收木耳,原来零售价格三角的,已经到了四角。

价格足足涨了一角,关键还没有卖的。

第二天,乡下的收货价已经达到了三角。

县里的新鲜木耳价格,已经超过了六角。

有人开始骂娘了。

这玩意儿,怎么突然比得上猪肉价格了。

疯了啊。

到了第三天。

黄东胜收到了消息。

原本和他们断绝了合作的那些单位食堂,找人托话给他们了。

希望他们能送点过去。

单位领导都在迷信,说吃这东西能够防癌,特么一天不吃,都感觉会立马得癌症会死一样。

把他们食堂骂的狗血淋头。

食堂里顶不住压力了。

黄东胜为人比较厚道。

有求必应,马上给他们安排,最难能可贵的是,外边都涨到五六角一斤了。

可黄东胜没有趁火打劫。

依旧还是按照三角给他们。

这让这些单位食堂的人很是愧疚。

最后拍着他肩膀说:“小伙子,你这人品,我特么服了。”

“你放心,以后不管是谁的东西,也不管他多便宜,我都不会要。”

“就敬你这孩子实诚!”

等于这一天,黄东胜又把失去的几十个单位稳定客户,又给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