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384章金成柱反应(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2 / 3)

加入书签

司令部…”

    不是建议,是“完全支持”。

    莫斯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立场。

    “冷静、负责任且符合当前战略利益…”

    他的进攻计划被彻底否定,被定性为“不切实际”。

    他眼中千载难逢的战机,在莫斯科看来,是鲁莽和冒险。

    “军队指挥权…归属其政府…这是不可更改的原则。”

    这一条是最沉重、最羞辱的一击。

    他含蓄地索要指挥权,得到的却是莫斯科对指挥权的明确背书和“不可更改”的断语。

    他不仅没能拿到指挥权,反而被明确告知:他想都别想。

    “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应有的现实主义和纪律性…”

    这是来自“导师”的直接训斥!

    说他“不成熟”、“不现实”、“无纪律”!这几乎是在指责他不懂政治,不识大体。

    “呵…呵呵…” 一阵低沉而压抑的笑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充满了自嘲。

    金成柱的肩膀微微抖动,手中的电报纸因为他用力攥紧而皱缩。

    他瞬间清醒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领导着一场民族解放的统一战争,是舞台中央的主角。

    但现在他明白了,在莫斯科和北平眼中,朝鲜半岛首先是一个大国博弈的棋盘。

    他,乃至整个朝鲜,都只是这盘棋上比较重要的棋子而已。

    棋手需要考虑的是全局平衡和自身利益,而不是一枚棋子自身的“理想”或“愿望”。

    约瑟夫要的不是朝鲜统一,而是一个能持续消耗美国、同时又不会引发全面战争的可控热点。

    三八线,就是那条控制线。

    他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从来也不是傻瓜……莫斯科的意思很直接……

    他之前或许还存有一丝“苏维埃主义阵营平等伙伴”的幻觉。

    此刻,这幻觉被击得粉碎。

    莫斯科的回复毫不客气,甚至带着训诫的口吻,明确告诉他他的位置和界限。

    他所谓的“信心”和“决心”,在莫斯科看来只是需要被管束的“幼稚”和“不切实际”。

    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至少不足以让莫斯科为了他的统一梦想去冒更大的风险。

    他对志愿军的疑虑和不满急剧加深。

    他认为志司的“困难”有一部分是夸大其词,是为了保存实力。

    而现在,两国显然“串通”好了,一起压制他。

    北平的支持和莫斯科的背书,让他感到一种被两大巨人联手“出卖”和“压制”的窒息感。

    这种怨恨不会消失,只会深埋心底。

    所有的愤怒、不甘和屈辱,最终都必须咽下去。

    他不可能,也绝对不敢公开挑战莫斯科的权威和决定。

    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屈服。

    但屈服不等于心服口服。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