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 174章 通过(1 / 2)

加入书签

    罗重文的声音斩钉截铁:

    “至于经验?在战争中管理一个纵队的经验,难道不比管理一个县复杂?协调部队作战,难道不比协调几个县的工作更需要全局观?

    地方工作的具体业务,可以学,可以配强班子来补!但核心的统帅素质、决断能力、担当精神,是学不来的,是在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

    “至于许明远同志,是个好同志!所以省委决定,由他担任昌平县的县长兼县委第二书记,

    成为朝阳同志在昌平本地最有力的助手和支撑!这恰恰是为了工作的平稳过渡和发挥各自优势!”

    “同志们!”罗重文最后总结,“设立昌平专区,是战略需要。

    任命陈朝阳同志为地委第一书记,是经过华北局和省委慎重考虑,基于其能力、潜力、担当和在昌平实践的卓越表现作出的决定!

    这是大胆使用、培养新生力量的体现!

    也是对他在‘南方灼痛’危机中展现出的复合型统帅潜质的认可和压担子培养!”

    他拿起那份任命草案:

    “现在!对成立昌平专区及陈朝阳同志任地委第一书记的决议草案,进行最终表决!”

    会场短暂的寂静后,比之前更加凝重。张副厅长脸色依然不好看,但他没有再站起来反对,只是沉默地坐在那里。

    许多刚才因城墙事件对陈朝阳产生疑虑的干部,在听完解释和罗重文的定调后,表情复杂地举起了手。

    最终,决议草案仍然获得了绝大多数的通过,但明显能感觉到,那几票反对或弃权中,包含了文化保护方面的深刻忧虑。

    陈朝阳看着眼前举起的手臂,心中波澜起伏。城墙的争议与张敦儒的挑战,如同一剂猛药,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来道路的复杂与艰险。

    他不仅要在现实层面治理好这片战略要地,更要在思想领域时刻擦亮眼睛,站稳脚跟。

    守护人民的生命与利益,捍卫无产阶级的立场与政权,这副担子,比想象中更加沉重,也更加神圣。

    作为后世而来的人,他比谁都清楚,吃饱了骂娘的事情以后会屡见不鲜……可是他不在乎,相比于那时数万逃难而来的乡亲们来说,没什么能比有一片遮风挡雨的居所更重要,历史的遗产最好的归宿还是让它们就在历史里最好……

    不过,前几个月抓捕的十三陵盗墓贼似乎还被关押在劳改所劳动改造…

    省委扩大会议结束后约一小时已然到了下午时分,陈朝阳工作的步伐并未停止,在短暂休息后,转战到了一旁的小会议室内!

    罗重文坐在长条形会议桌的主位,神情严肃。

    陈朝阳则坐在罗重文左手边第一个位置,身姿笔挺,军旅生涯留下的干练气质犹存,副师级(准地厅级)转业的资历让他在与会者中天然带着一种分量。

    四县县长(兼县委副书记或书记,实为各县最高行政负责人,代表本县出席):

    王有粮(现沙河县代县长,华北局任命):坐在陈朝阳下首,约四十岁,面容精悍,带着长期负责支前粮秣的务实感。

    李卫东(宛平县县长):坐在罗重文右手边第一个位置,工人出身,体格健壮,目光沉稳,透露出工矿管理的细致。

    孙振山(延庆县县长):坐在李卫东下首,老区干部特有的坚韧写在脸上,皮肤黝黑,熟悉山地的风霜。

    刘长河(顺义县县长):坐在王有粮对面,农业干部的气质,略显敦厚,但眼神透着对生产的熟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