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订单如潮至,情意暗滋生(2 / 3)

加入书签

工强多了。”

    大妞、二妞也红着脸说:“我们以后就跟着您干了,保证不偷懒。”

    苏青禾看着她们,忽然想起刚到北方时的自己。那时她攥着十块钱,连买块好布都舍不得,如今却能给别人发工钱,这变化像场梦,却比梦更实在。

    这天傍晚,陆时衍送来了申请非遗的表格,还带来个好消息:“县供销社说,以后你的布可以摆在最好的柜台,他们抽一成利就行,比别人低两成。”

    “真的?”苏青禾接过表格,指尖在“传承人”三个字上轻轻摩挲,“这太谢谢你们了。”

    “该谢的是你自己。”陆时衍看着院里晾满的布料,夕阳给它们镀上了层金边,“你的布好,大家才愿意帮你。对了,布朗先生的助理明天来考察染坊,看看卫生和工序,你准备一下。”

    苏青禾赶紧点头,心里却有点慌。她连夜让春燕她们把染坊打扫了一遍,又把染谱和用料清单整理好,连染缸的木盖都擦得锃亮。

    第二天,布朗先生的助理准时到了。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说话客气,却格外仔细,不仅看了染缸和布料,还检查了洗手池和晾布架,连苏青禾记的用料笔记都翻了半天。

    “苏师傅的工序很规范,比我在印度看到的染坊还干净。”助理最后笑着说,“布朗先生让我带句话,他很期待这批‘雨过天青’,还说如果质量好,以后每年都订一千块。”

    一千块!苏青禾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送走助理,她激动地在院里转了三圈,赵小玲抱着她的胳膊跳:“姐!咱们要发大财了!”

    刘桂兰也抹着眼泪笑:“这都是你妈在天上保佑,青禾,你总算熬出头了。”

    正热闹着,陆时衍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举着张纸:“批了!非遗申请批下来了!市里说下个月给你发证书!”

    染坊里顿时爆发出欢呼声。春燕她们拿出攒的零钱,让大妞去买糖,说要好好庆祝;赵小玲翻出最好的绣线,说要给证书绣个布套;刘桂兰则杀了只老母鸡,说要给大家炖鸡汤。

    晚饭时,院里摆了张长条桌,炖鸡汤冒着热气,贴饼子金黄酥脆。陆时衍被拉着坐在苏青禾旁边,春燕她们起哄让他喝酒,他红着脸推辞:“我明天还要上班呢。”

    苏青禾给他盛了碗鸡汤:“别听她们的,喝这个暖和。”汤碗碰到一起时,两人的目光撞了个正着,又赶紧错开,碗沿的热气里,仿佛藏着说不出的话。

    酒过三巡,春燕忽然说:“苏师傅,陆同志,你们俩站在一起,就像浅蓝配藏青,特别登对。”

    这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安静了。苏青禾的脸比染缸里的红布还艳,低头扒着碗里的饭,耳朵却竖得老高。陆时衍咳了两声,刚要说话,赵小玲抢着说:“陆同志对我姐可好了,送布送材料,还帮着找工人,比亲哥还亲!”

    刘桂兰笑着打圆场:“都是好孩子,互相帮衬是应该的。来,吃菜,鸡汤要凉了。”

    那晚的月亮特别亮,把染坊的白墙照得像蒙了层霜。苏青禾躺在床上,听着隔壁赵小玲均匀的呼吸声,心里却像揣了团染液,说不清是甜还是暖。她想起陆时衍帮她抬染缸时,胳膊上暴起的青筋;想起他看她染布时,眼里的专注;想起春燕说的“登对”,脸颊又开始发烫。

    第二天一早,苏青禾去仓库取蓝靛泥,发现缸边放着双新做的棉鞋,针脚细密,鞋面上还绣着朵小小的蓝花。旁边压着张纸条,是陆时衍的字迹:“冬天快到了,染缸边凉,穿上暖和。”

    苏青禾捧着棉鞋,像捧着团炭火,连指尖都暖烘烘的。她想起自己还给他缝了个布包,放染谱正好,却总没勇气送出去。

    “姐,发什么愣呢?”赵小玲跑进来,看见棉鞋眼睛一亮,“这是陆同志送的吧?真好看!你快试试合不合脚。”

    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