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他有小灶(2 / 3)

加入书签

    “哇……原来这两句词是这么写的……这不是诗吗?为什么是词?”

    “唐诗宋词,在唐朝叫诗,到了宋朝就叫词了。”

    武义把两阙词完整背了一遍,又完整写在本子上。

    吕秋婵目不转睛:“你的字真好看。”

    其实武义的字算不上好看,但他写字有自己的一套风格:笔触有力,笔划刚直,锋利如刀。

    就像他的眉毛一样。

    重生前,有不少人说过,他的眉和他的字,都太硬太直,但他不准备改。

    入狱的经历,让他学会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软弱和妥协绝不会获得幸福。

    前路充满荆棘,唯有以刀破之。

    ……

    共婵娟。

    武义写完最后几个字,轻轻松了口气,抬头,对着吕秋婵微笑了一下。

    年轻姑娘正好抬头,两人四目相对,额头几乎贴在一起。

    她“啊”了一声,连忙后退。

    吕秋婵收拾了一下情绪,想把话题岔开:“那……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武义在本子上,写下一个“德”字,又在旁边写了个“义”字,微笑道:“父母给我兄弟俩起名,一个叫‘德’一个叫‘义’,希望我兄弟俩能兄弟齐心,有德有义。”

    可惜,弟有义,兄却无德……

    武义说话时,心中微讽道。

    不出他所料,在听到武义的话后,吕秋婵脸色微变,露出十分为难的神色。

    她看着本子上的“德义”两个字,犹豫了很久,突然对武义说:“武义,其实……”

    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面对着武义恰到好处的询问好奇表情,年轻姑娘黯然低下头,摇了摇头说:“没什么。”

    防线……松动了。

    武义心中暗自微笑一下。

    一切都在计划中。

    不过,她现在心里情绪复杂,并不是步步紧逼的好时候。

    真正的乘胜追击,需要把她拉到新的陌生环境里……

    人在陌生环境里,会下意识对唯一认识的人,产生依赖心理。

    想到这里,武义站起身,对吕秋婵说:“走吧,咱们去吃饭。”

    “啊?吃饭?”吕秋婵一愣,随即意识到这里是工人宿舍,这才跟着武义站起身,“哦,你们工厂里没法自己做饭……”

    武义被她呆萌样子逗乐了,让她把行李(她随身带着一个挺大的包袱)放在床上,带着她朝职工食堂走去。

    走到半路,吕秋婵突然有点担心:“武义,你哥哥会不会不同意我们……”

    她来之前,武德曾经严厉警告过她,不许她在厂里职工面前抛头露面,生怕她被太多人看到,以后他再想续弦会惹人口舌,非常麻烦。

    武义早就猜到了吕秋婵的顾虑,语气自信微笑道:“放心吧,我哥从来不去职工大食堂,他有小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