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商业帝国的巩固(1 / 2)

加入书签

林小满站在顾氏集团总部顶层的环形会议室里,脚下是流光溢彩的城市脉络。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映衬着她沉静而锐利的目光。

短短几年,顾氏在她手中焕出蓬勃生机,尤其在东南亚市场的攻城略地,更是奠定了她不可撼动的地位。

“林总,您要的季度分析报告。”

干练的助理许静敲门进来,将一份装订精美的报告放在了会议桌中央。

林小满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封面的烫金l0g0,“放那儿吧,辛苦了。”

她没急着翻阅,目光依旧投向窗外,仿佛在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商业版图。

“东南亚算是站稳脚跟了。”

她低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规划,“但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更广阔的世界地图。

一个真正的商业巨擘,必须在全球拥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她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支细长的钢笔,在便签上写下几个地名:伦敦、纽约、柏林。

然后,她拨通了战略展部负责人的电话。

“老陈,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布局,要提上日程了。

拿出你们最新的可行性方案,我要看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不是口号。”

她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魄力。

接下来的几个月,林小满化身空中飞人,频繁穿梭于各大洲之间。

在伦敦,她与老牌家族企业的继承人共进晚餐,用精辟的市场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赢得了对方的初步信任。

“林小姐,我对你们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印象深刻。”

那位略显保守的欧洲企业家放下手中的红酒杯,眼神中多了几分认真,“这或许是我们合作的关键。”

林小满举杯示意,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格林先生,科技是驱动未来商业的引擎,而顾氏,一直走在前沿。”

与此同时,在纽约的摩天大楼里,她的团队正与当地的金融巨头进行着激烈的谈判。

每一份合同条款,她都亲自审阅,力求将顾氏的利益最大化。

“林总,我们在北美市场的初步框架已经搭建完成。”

负责北美业务的李明兴奋地通过视频会议向她汇报。

林小满在手机上快浏览着数据,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继续深入。

记住,我们要的是深度合作,不仅仅是浅尝辄止。”

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林小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打造全球智能供应链体系。

“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快扩张的需求。”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宽敞的会议室里,“我们需要一个更高效、更智能、更灵活的全球网络,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即时响应。”

“林总,您的意思是,要建立遍布全球的智能仓储和物流中心?”

一位高管提出了疑问。

林小满手指轻敲桌面,“不仅如此。

我们要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运输、销售的全程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

这不仅能降低成本,更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她的visi0n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击。

接下来的时间里,顾氏集团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东南亚的智能工厂到欧洲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再到北美的数据分析中心,每一项工程都倾注了林小满的心血。

她亲自前往各地考察,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

“林总,这是最新的全球供应链运行报告。”

许静将一份电子报告投影到会议室的屏幕上。

林小满认真审视着各项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智能供应链的效率出了预期,订单响应度大幅提升,库存周转率也创下了新高。

她的战略布局正在逐步实现。

然而,她并未因此停下脚步。

她清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固步自封就意味着被淘汰。

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前沿的领域。

“我们需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加大投入。”

在一次科技战略会议上,林小满强调,“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话语权。”

顾氏集团随即成立了由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研团队,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创新研究。

“林总,我们的智能算法在市场预测方面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以上!”

科技研部门的负责人激动地向她展示最新的成果。

林小满仔细听取了汇报,并就一些关键技术细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她深知,这些看似冰冷的数据和算法,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很好,尽快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业务中。”

她的指示简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