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做第二个Faker,还是第一个YE!【求月票】(4 / 11)

加入书签

凯在昨晚特地为叶博恶补了一波相关知识。

    LPL选手的“身价”,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转会费,工资+商业补充。

    这里面最离谱的就是转会费。

    一个不算太顶级的选手,比如去年被爆出的上单Breathe————转会费就高达3000W!

    要知道,Breathe的真实身价都上不了8位数,但转会费愣是能买三个他!

    这就更别谈那些真正的顶级选手。

    如果不是类似于上个赛季,EDG与BLG那次你情我愿的交易,Scout这种选手的转会费最起码也得翻个一倍。

    而转会费再多,和选手本身没有一毛钱关系。

    只能体现身价。

    选手能拿到手的钱,只有《工资+商业补充》。

    今年出了工资帽,每个人的工资都被定死在个人定制的上限,所有纸面合同都不能高于这个数字。

    理论上《商业补充》也是有限制的,一般只有直播和官方商务能被计算在内,且最后也要被计入队伍的总开销上,按照“奢侈税”计算。

    毕竟,联盟就是不想出现单纯砸钱的恶性竞争。

    可问题是这玩意你根本管不住!

    里面的操作空间无限大。

    就比如私下沟通品牌方,让品牌方走第三方渠道去接代言,只要明面上和队伍无关,官方又能怎么算?

    再说难听点.直接送一箱现金,根本查无对证!

    石头赶路最后做出陈述:“在保留我所描述的阵容前提下,给您留的合同是3000万1+1,不包含直播。”

    叶博在明凯的提醒后,就已经对这个钱的级别有了概念。

    外界在两年前曾盛传过一段《左手税后4500W一年》的离谱流言。

    但那个事实根本无从考证。

    全网甚至连一张不得不信的聊天记录截图都没有,单纯就是一句微博流言,且极大概率只是双方口头在喊的“哄抬物价”。

    据明凯说,国内中路的第一顶薪确实是左手。

    不过其生涯最高只是拿过2000万一年,还是包含“直播合同”在内————也就是说一部分大头,还是直播平台出的。

    而由于工资帽实行,只按上一年度的成绩来制定。

    左手今年没有任何国际赛冠军,甚至都排不上“S级”选手,只能排上“A级”,今年的“纸面上限”就是最多1200万。

    23年度,LPL能排得上S级选手的,只有MSI冠军的RNG与S冠军EDG这十个人。

    叶博则是因为拿到S冠+FMVP,再加上夸张无比的综合数据评判,纸面上限才能突破到2200万。

    这么一比,就能知道这个3000万的含金量了。

    只因为这3000万里,并不包含“直播”这一大头,纯粹都是战队自己出的钱!

    如果算上叶博签约B站的800万.这可是真正逼近了当年那个离谱流言的数字!

    石头赶路一脸自信满满的走出了房间。

    叶博心里也大概有了个标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