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 急风骤雨四(1 / 2)

加入书签

眼见襄陵方向的吴军倾巢而出,秃乌孤当即意动,立马率领弓骑兵往襄陵而出。

此时,贺拔胜所部已经脱离围困,正在集结部众。

重骑、突骑虽然不及弓骑兵那么强大,但也有其厉害之处,那就是可以反复冲锋来击垮敌阵。

此时,贺拔胜正欲重新集结部众,准备再度起冲锋。

突然看到贺拔胜率部往襄陵方向而去,再看周围满是喊杀声,显然是“四面”

吴军来援。

“吴军四面来援,秃乌孤定是看襄陵空虚,去取襄陵也!

若能成功,则此战必胜,本将定当在此地为秃将军拖住吴军主力!”

贺拔胜分析道。

于是乎,贺拔胜开始转变目标,准备优先击破吴军的支援。

毕竟铁骑灵活度高,机动性强,在战场上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这是步兵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步兵对骑兵,历来都十分被动。

本来贺拔胜部脱离战场,太史慈也打算重组阵型,以防对方的二次冲阵。

结果先是见到一支铁骑往襄陵而去,另一支铁骑又往援军处而去,这还得了?

太史慈军不禁陷入被动之中,好在此时之前派去襄陵的人也回来了,前来向太史慈作汇报。

“太史将军!

陆将军已派右营军,以及一半的守城军出来支援,此为引诱敌军铁骑前往攻取襄陵。

陆将军已在城中设下埋伏,另派大戟士前往围剿,太史将军只需厮杀便好!”

来人汇报道。

太史慈闻言却是苦笑,若敌军还被围困,那么自然是厮杀即可。

可现在对方已经脱困,又不知去往哪一处,这让他如何厮杀?

既然不知道贺拔胜部去打谁了,可秃乌孤一定是去打襄陵的,那不如也去参与围剿!

想到这里,太史慈当即命令部众离开战场,奔赴襄陵!

另一边,秃乌孤率部南下,直取襄陵。

为了确保能够成功,他还避开了从襄陵出来的吴军,准备直取襄陵。

这一支吴军看见敌军,表现的有些惊慌,一时间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如此表现被秃乌孤看在眼里,再看那旗号,不正是襄陵守将“陆伯言”

“哈哈哈!

儿郎们,杀奔襄陵,夺取城池,必是大功一件!”

秃乌孤笑着说道。

随即,弓骑兵们纷纷哈哈大笑,只以为大功已经到手。

区区襄陵转瞬即至,秃乌孤部来到北门,只见城门大开。

“哈哈哈,吴军仓促出城支援,也不派人留守,定是担心太史慈的安危!

今日本将定要让吴军知道,我鲜卑儿郎不只有勇武,也有谋略!

儿郎们,入城!”

秃乌孤下令道。

随即,弓骑一一出城,“城池”

随即“易主”

值得一提的是,襄陵如此要地,吴军在此是修建了瓮城的。

瓮城——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

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闸门等防御设施,属于古代城墙的一部份。

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

铁骑踏门而入,直冲城内,喊杀声震天动地。

结果,“哐当”

一声,城门再次被关闭。

冲入城中者约有一千余骑,为先头部队,秃乌孤倒是侥幸还未入城。

“不好!

中计了!”

秃乌孤惊呼道。

此时,瓮城的城头闪出无数人来,为之人正是陆逊!

“放箭!”

陆逊一声令下,弓箭手万箭齐,弓骑兵中箭后纷纷坠马、倒地。

由于瓮城处关闭的是闸门,而非普通城门,因此外面的敌军也能看见里面的情况。

秃乌孤远远看见己方在被屠杀,不仅心疼得无以复加,同时也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愤恨。

就在这时,大戟士从左营赶到,正好成了秃乌孤的泄对象!

“大戟士来了!

儿郎们,给我放风筝!”

秃乌孤下令道。

所谓放风筝就是弓骑兵一边跑,一边射箭,从而吊着追兵打。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

总之,弓骑兵箭矢不停,不间断地朝大戟士放箭。

可怜大戟士都是重步兵,乃是对付重骑、突骑的好手,可却不是弓骑兵的对手。

十五年前,彼时的第一代大戟士就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弓骑兵)消灭,没想到今日又将步后尘?

关键时刻,太史慈率军赶到,居然是从侧后方突袭杀到。

秃乌孤部的北边是吴军前营,南边是襄陵,西边是大戟士,东边又是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