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章 石勒归汉记三(1 / 2)

加入书签

俗话说得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先,河东境内是否存在反抗力量还不确定,就算有又去哪里找寻?

再者,河东现在是北周的治下,二人又如何能在此地到处溜达?

最后,就算真找到了反抗力量,又如何一起前往中条山呢?

要是人少了,虽然目标小,但也难以顺利通过隘口。

要是人多了,不仅目标大容易被现,恐怕在暴露之后还会引来李虎大军的围剿。

现在二人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打探河东境内是否存在反抗力量,这事要做成其实也容易。

于是乎,七号留下石勒,一个人前往附近的县城进行打探。

原本河东境内人口稀缺,自从被北周所占领之后,人口就一直不足二十万。

人口不足,土地荒废,人口还都集中在各座城池之中。

直到北周出兵,军队加上民夫,河东境内一下子就涌入了大约一百三十万人口。

这使得各个城池都人满为患,河东作为大郡也终于恢复到了往日的喧嚣,哪怕现在还处于战时也是热闹非常。

七号来到周边县城,找到一家茶馆,坐下喝茶旁听着周围人的议论。

只不过他们议论的多是关于前线的战事,以及河东境内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口后,吃饭、住宿等等的问题。

听了老半天,七号也没有听到有关于反抗力量的情报,这让他很是郁闷。

“难道真没有反抗力量?”

七号的心里不禁诽谤不已。

………

待到回去之后,七号见到石勒,不禁有些抱怨。

“大帅,在下今日一无所获!”

七号汇报道。

“你去哪打听去了?”

石勒询问道。

“就这附近的县城!

在下…”

闻言,七号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嘿嘿,河东可大着呢?不然北周如何会将之拆分成河东、平阳二郡?区区一座县城,辖地不过方圆百里。

这里没有,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

这样,只靠你一人打探,难保费时费力,不如咱两一东一西,一南一北同时寻找?”

石勒说道。

“不愧是大帅,您说得对,说的办法也好!

只是这样,我二人接下来如何汇面,在下又如何保证大帅的安全呢?”

七号说道。

“唔…你非得跟着我?也行,那咱们两一起行动。

不过咱们得先分析分析,如果有反抗力量的话,他们会在哪!”

石勒说道。

“河东的西边是黄河,又是玉璧城所在之处,这里绝不可能会有反抗力量,就算以前有,现在也一定被剿灭了!

这里差不多算中部,在下打探下来也没有!

东部是中条山的余脉,也是咱们要通过的地方,可是往东是那李虎的驻地,肯定也没有!

北部是吕梁山脉,说不定有!

至于南边是中条山脉,再过去就是黄河,那儿倒可能也会有!”

七号一边在地上画着草图,一边分析道。

“我补充一点,往南过了中条山,再过了黄河,可就是弘农了。

弘农的西边是长安,东边是洛阳,所以那儿也肯定不会有!

北周不可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放任有几股反抗势力存在的,所以只可能是在北边有,咱们就去北边找!”

石勒也紧跟着分析道。

事实上,石勒前两年一直在西河郡,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数的。

吕梁山脉横贯西河郡,往南一直延伸到现在北周的平阳郡和河东郡,整座山脉实在太大了。

正因为吕梁山脉大,石勒才笃定那里一定有着反抗势力存在,所以他才敢打保票。

说走就走,接下来,二人就踏上了行程。

这一路上,二人昼伏夜出,行动完全听从七号的指挥。

毕竟这是锦衣卫的老本行了,做起来行车熟路,这也让石勒越地对锦衣卫心存敬畏之心。

“锦衣卫如此厉害,吴王孙策难怪可以统一南方,我不如也!

这七号说得好,明面上投朝廷,暗地里投吴国!”

石勒的心里如此想道。

………

“七号兄弟,像你这样的人才,在吴国有多少?”

路上,石勒好奇地询问道。

“如过江之鲤,多不胜数!”

七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若论战场厮杀,你不如我昔日麾下十八将;可论及其他方面,你哪哪都强!

如此看来,吴国真是胜我并州十倍、百倍,吴王也定能胜我千倍、万倍!”

石勒的心里如此想道。

…………

一路上,二人花了整整七天时间,终于抵达吕梁山脉附近。

“大帅,前方耸立着一片巍峨的大山,想必就是吕梁山了。

若再继续往北就是北周的平阳郡和西河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