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诸侯之心下(1 / 2)

加入书签

“对于高欢来说,大秦国远在千里之外,对他并没有威胁。

反倒是鲜卑人近在咫尺,对高欢来说才是腹心之患,因此参与联军不过是敷衍。

如果我是高欢,恐怕我也会这么做,毕竟派再多的军队前来也是有去无回!

因此,文丑一军已成弃子,必死无疑!”

周瑜分析道。

“不管文丑是否已经想好了后路,亦或者依旧蒙在鼓里,以在下之见,主公都不妨拉拢一二!”

王猛建议道。

“拉拢文丑吗?可惜来的不是赵云、麴义,文丑又断了一臂,要之何用?”

我不以为然。

“伯符,文丑虽然独臂,但毕竟乃是昔日袁绍的上将,武艺高强。

就算不能再上阵厮杀,但统领一军,亦或者派他驻守一地也是可以的!”

周瑜说道。

“也罢!

既然你二人都这么说了,回头我就去拜访一下吧!”

我无奈地说道。

话说高欢怎么不派赵云来呢?哪怕是麴义也好啊!

这文丑若是好好的也就算了,如今断了一臂,真是个鸡肋!

嗯?或者就因为文丑是个鸡肋,高欢才派他来的吧?

想到这里,我不禁又乐了:“诸位,高欢虽然与曹操结盟,但却如此敷衍,想必他有什么阴谋啊!”

“能有什么阴谋?就因为袁绍病亡,他才能借着一群袁绍旧部,趁机崛起于河北!

他和曹操结盟,恐怕也是为了休养生息,趁机展壮大罢了!”

周瑜说道。

在周瑜看来,高欢和我方其实是一样的,和曹操结盟不过是为了趁机展罢了。

只不过在与曹操结盟之后,高欢选择了敷衍联军,而我方则选择了全力应对。

我们双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可谓有利有弊,比如我方这样做肯定是会影响到后方休养生息的。

而高欢这么做,虽然他能壮大自己,但在联军一事上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虽然北上联军有利有弊,但换个角度来想,同样日后若是谋取关中,我方肯定是要比高欢更有利一些的。

不能说高欢目光不够长远,只能说他作为一方诸侯是只为了自己,由此可见,高欢根本不具备一统天下的才能。

“你们觉得并州如何?”

我突然问道。

“并州吗?河北大战之后,并州元气大伤,自保有余,只能苟延残喘!”

周瑜评价道。

“听闻刘渊在三年前就已经病故了,后来他的长子——刘和继任刺史,却因为黎阳之战的大败而备受打击,所以郁郁而终。

此后,乃是刘和之弟——刘聪继任刺史,此人倒是颇有手段!”

王猛说道。

“不错,不瞒诸位!

其实昨晚刘琨前来找过我,对我军逼迫曹军主力南下,为河北群雄解围一事表达了感谢。

刘琨还告诉了我,曹操为了与并州化解仇怨,竟然释放了五万战俘!

并为了让并州出兵,还许诺会在此战过后,将河东割让给并州!”

我对众人说道。

众人都感到难以置信,曹操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为了联军一事,曹操竟能做到如此地步,也难怪他能够赢得盟主之位了!

“如此看来,主公错失盟主之位也实属应该了!

毕竟曹操能够做到这些,而我方却并不能给予一众诸侯任何地好处!”

王猛不禁感叹道。

“不错,我也是如此想的,但并州的态度却十分模糊。

在我看来,曹操乃是导致并州衰弱的直接元凶,但毕竟当初乃是刘渊、刘和主政,与刘聪无甚关系。

甚至可以说,刘聪之所以能够继任并州刺史,也多亏了曹操!

因此,刘聪感恩于曹操,与曹操结盟,并答应加入联军也无甚奇怪!

但是石勒、冉闵呢?此二人乃是并州元老,更是并州双子星,与曹操的仇怨可不是轻易就能化解的!

刘聪愿意与曹操结盟,难道石勒、冉闵就愿意吗?想当初,石勒、冉闵二人手中可是握有二十万大军,却都因为曹操被一战打得灰飞烟灭!

恐怕在二人的心里恨极了曹操。”

我分析道。

众人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总感觉并州的情况有点复杂。

周瑜足智多谋,也思考得飞快,很快便有了头绪:“搞不好并州会因此大乱也说不定!”

在历史上,石勒就是因为刘渊死后,无人能制。

石勒又不服刘聪、刘曜,因此反叛,当然刘曜也不服刘聪。

最后,刘曜灭了刘聪,石勒又灭了刘曜。

搞不好在这个世界,另一个时空的戏码又要上演了,因此并州必然生乱!

没想到周瑜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是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出并州必乱,周瑜则是通过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

由此可见,周瑜果然牛批c1ass,只凭分析就能判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