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俸禄标准二(1 / 2)

加入书签

“主公?是否对昭制定的俸禄标准有不赞同的地方?”

见我沉吟不语,张昭连忙问道。

“子布,这俸禄标准看似合理,实则涉及到文武官员之间的等级划分。

就比如子布你和诸位将军俸禄相同,但实际上,如今我的治下只有扬州一州,所以你这州刺史应该要比将军更加尊贵。

还有公瑾也不同于其他将军,应当和你同级。”

我说道。

“那按照主公的意思,昭再将俸禄标准改一改?”

张昭询问道。

“改一改吧!

寻常百姓一对夫妻,一年的收入也达不到万钱,这俸禄标准已经有点高了。

嗯…标准改为万石,五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八百石,六百石,四百石,二百石,百石,这十级!

俸禄就按照粮食的均价每石三百钱来折算。”

我想了想说道。

“以后我会在各州都设置一个军团,军团主将与刺史同级。

一个军团下属几个师,师一级将领等同于现在的军区都督,和郡太守同级。

一师为三部,各部主将为中郎将或校尉,与郡丞同级。”

我接着补充道。

“昭明白了,现在就改!”

张昭回答道。

随即,张昭开始奋笔疾书。

我则不慌不忙地继续喝着茶。

过了一会,张昭终于改好了,然后向我念道:“主公是万石级别,年俸三百万钱。

各州军团主将、刺史,五千石级别,年俸一百五十万钱。

各师将军、军区都督、郡太守、刺史府长史、别驾等,二千石级别,年俸六十万钱。

各部中郎将或校尉、边郡都尉、郡丞、各设施负责人等,比二千石级别,年俸四十五万钱。

军司马、大县县令,千石级别,年俸三十万钱。

军侯、小县县长,八百石级别,年俸二十四万钱。

大县县丞、县尉,六百石级别,年俸十八万钱。

小县县丞、县尉,四百石级别,年俸十二万钱。

军中佐吏、乡正、屯长,二百石级别,年俸六万钱。

郡县佐吏、亭长、队率,一百石级别,年俸三万钱。”

“嗯,改得不错!

除此以外,文武官员都有功勋奖励、伤亡抚恤和退休补偿,不论军中,还是地方,都可以享受到!”

我说道。

“对了,之前说的留守将士的军饷,我感觉每月一百钱太少了,还是加到三百钱吧!”

我又补充道。

张昭闻言,将我说的话都一一记录下来。

等到搞定之后,张昭不禁伸了个懒腰,长舒了一口气。

“子布,你也该招长史、别驾了,你这样子实在太累。”

我不禁感概道。

“主公,如今咱们的地盘不过一个州,昭名为刺史,实际上便是主公的长史!”

张昭说道。

“回头招募几名佐吏吧!”

我微笑着说道。

“主公,这佐吏吃着俸禄,却只为上级官员办事。

倘若在地方上,太守、县令安排自家人担任,那该怎么办?”

张昭问道。

“嗯,你说的对,这倒是不可不防,那就加以限制吧!

刺史一级的佐吏自不必多说,长史、别驾、太守、郡丞这些两千石级别官员的佐吏,规定不可过五人。

县令、县长、县丞这一级别,不可过三人。”

我想了想说道。

张昭听后,连忙一起记录下来。

“主公,回头昭会带人把这份俸禄标准抄录几百份,下到各郡县。”

张昭说道。

“好,子布你办事,我放心。”

我微笑着说道。

说完,我便辞别张昭,离开了刺史府。

回到家中,准备用晚汤,然后继续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而刺史府中,张昭在用过晚汤之后,便又开始通宵达旦,在旁边的建业太守府和县府组织了人手,对刚刚定下的俸禄标准进行抄录。

第二天一早,数百份抄录好的俸禄标准表便被分别送往各郡县。

金陵城、大营、船厂、工坊、学院、兵工厂,则在第一时间就见到了这份俸禄标准表。

城内刺史府、太守府、县府,一众官吏全都参与了抄录,所以早就知道了。

这些官员本就是大族出身,对俸禄并不在意,但他们同样渴望建功立业,所以对于和军队同等的功勋奖励更感兴趣!

万一日后死在了任上,或者受了工伤,还有额外的抚恤。

退休不干了也有补偿,这就足够他们高兴的了。

最关键的是,金陵终于要修建城墙了,这让这些文官闻到了建立功勋的机会。

修建城墙,无外乎招募工匠和民夫,这些人在金陵,乃至建业根本不缺。

他们关心的是,谁将成为负责人,只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