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俸禄标准一(1 / 2)

加入书签

“主公,昭对其他的都没有意见,唯独给全境的郡兵和县兵放军饷这一点,昭实在是无法赞同!”

张昭说道。

“额…为什么?”

我不解地问道。

“郡兵和县兵,与军队不同,而是百姓傜役的一部分。

三个月之期一到,就会立马换一批,所以给他们放军饷,怕是不可取的!”

张昭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

既然如此,那军饷制度便作罢。

另外,擢升沈攸为建业都尉,所部将士也和郡兵一样吧!

包括濡须的倪业也是,把矿厂交给倪业一并负责。

把沈攸调回金陵,负责船厂、工坊、兵工厂和金陵的防务。”

我想了想说道。

“主公,这样一来也不需要再进行轮换了。

不过沈攸所部的战斗力能保证吗?要不还是用正规军的编制,一年一轮换,然后给他们放军饷吧?”

张昭建议道。

“有区别吗?”

我有些疑惑道。

“这是当然!

主公,正规军的训练量和所用装备,都是郡兵无法比拟的,战斗力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金陵作为主公的大本营,当然还是由正规军驻守更令人放心!”

张昭说道。

我心道,张昭还是怕死的,但我没有说穿,然后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张昭的意见。

“沈攸也留守近一年了,等秋收后还是换董袭来吧!

正好董袭所部缺兵少将,留下招募些兵员,好好操练一番。

到时候,我带朱桓、沈攸、贾华一起去前线,子布你就给董袭所部放军饷吧!”

我最后决定道。

“主公,不知军饷该放多少?一年一,还是一季一,亦或者是每月一次?粮食还是钱财,亦或者是钱粮对半?”

张昭问道。

“额,这个就由子布你来决定吧?”

我连忙说道。

“主公身为大将军,理应为军队负责,这些皆是昭的分外之事,只有等主公作下定夺,昭才有权为主公办事!”

张昭回答道。

“额…一年、一季、一月放又有何区别?”

我不懂就问!

“自主公取消杂税之后,如今的赋税就只剩下两部分,一是土地税,二是商业税!

原本江东实行十五税一,商贾、大族翻倍,再加上其他的税收,一年的赋税可以达到三千万石粮食和数千万钱。

现如今,以昭的预测,今年靠赋税收上来的粮食顶多只有七百万石,只有往年的四一之数。

反倒是商业税,收上来的财货可能达到往年的五倍以上!”

张昭解释道。

“额,就是说以后官府有钱了,但也粮食不足了,是这个意思吗?”

我好奇地问道。

“不错,正是如此!

百姓们今后都将有充足的余粮,生活也将变得富足,这都是主公的功劳。

但官府缺粮,就意味着今后我等官员的俸禄都无法再用粮食放。

甚至是战后将士们的抚恤,也将无法再用粮食来进行放!”

张昭说道。

“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

既然如此,官员的俸禄、战死将士的抚恤,以后都用钱财来放吧!”

我想了想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否则的话,遇到战事将没有足够的粮食运往前线!”

张昭说道。

“子布,这样子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我连忙问道。

“请主公放心,倒是不会出什么问题。

只是之前说的军饷,倘若主公想要一个月或一季度放的话,便只能用钱财来代替放了!”

张昭说道。

“难怪…既然如此,那就每月给留守将士们钱吧!

嗯…现在的粮价是多少?”

我又问道。

“依旧是一斗三钱,也就是一石三百钱!

但等到秋收过后,民间存粮多了,势必会有所下跌!”

张昭说道。

“不管怎么样,物价都不能失去控制,子布你代表官府,一定要把物价严格把控好!

绝不能因为百姓们存粮多了,而让不法商贩们前去低价收购!

这粮价稍微跌一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每一石的价格绝不能跌至二百钱!

最高也不能过四百钱,一定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我向张昭吩咐道。

“昭明白!

主公,还请为军饷定个标准!”

张昭说道。

“嗯…普通将士每月一百钱吧!

军官们则按照正规军的标准放俸禄,按照三百钱每石的标准放军饷。

对了,我倒是想起来,军官们本身也是有俸禄的!”

我说道。

“不错,不过以后也都只能钱了!

所以主公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