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庐江陶侃下(2 / 2)
徐琨将陶侃的表情尽收眼底,看着他的脸上,表情丰富多彩,知道陶侃已经想明白了。
于是,他又接着说道:“不瞒士行兄,这次正是大将军与张大人拜托琨前来,正是要重用士行兄!”
陶侃闻言,一脸诧异,然后问道:“大将军竟知晓于我?”
“哈哈哈,如今整个扬州,谁人不知陶士行保境安民?“徐琨有些夸大道。
“大将军真的要重用我?”
陶侃又问道。
“大将军没说,但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大将军知道这些年庐江元气大伤,所以希望士行兄能够以郡丞之位,行郡守之事!
“徐琨解释道。
“原来如此,大将军果真器重于侃!”
陶侃不由地望向了东边,金陵的方向。
由此可见,陶侃其实是个淡泊名利之人,但却不想自己的才能被埋没。
所以知道我如此器重他之后,不禁感动万分。
“一百万石粮食,在两个月内,会分批运来。
想必士行兄早已知晓了一切,主公为了咱们扬州百姓,甚至不惜变卖了二百艘舰船。
这在以前都是咱们不敢想的事情,但主公却做到了,真可谓明主也。”
徐琨这一次把大将军的称呼改为了主公,在陶侃面前也把卖船的功劳让给了我。
陶侃在听后,果然连对我的称呼也变了:“主公真乃明主也!”
徐琨听到这里,不禁暗笑。
原本此行他的任务,是要让陶侃想办法解决庐江钱粮、耕地不足的问题。
但后来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在他临行前,我便将他此行庐江的任务改为了收陶侃之心!
结果,徐琨果然不负众望。
当晚,徐琨就修书一封,派一名亲卫送往金陵,告知我陶侃已经彻底归心。
注:历史上的陆绩,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
后来,孙权授予他奏曹掾之职,并出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
虽在军中,陆绩却不废着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