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2章 初入魔都的暗流(1 / 2)

加入书签

林风等人在北原的山谷中休整了三日,待灵力恢复大半,便带着婉清踏上了前往魔都的路途。

一路晓行夜宿,越靠近魔都,空气中那股繁华与喧嚣的气息便愈浓重,可林风等人的心却沉甸甸的——他们知道,这繁华表象下,正涌动着足以吞噬一切的暗流。

每个人都沉默着,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可能遭遇的危机。

当他们踏入魔都城门时,正午的阳光正烈,街道上车水马龙,叫卖声、马蹄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市井图景。

绸缎庄的幌子在风中摇曳,酒楼里飘出诱人的香气,往来行人衣着光鲜,脸上带着闲适的笑意,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到潜藏在暗处的危机。

然而,林风等人的灵觉早已在连日的战斗中磨砺得极为敏锐,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繁华之下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压抑与紧张,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连风中都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气息。

婉清熟门熟路地带着众人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巷,拐进一条僻静的胡同。

胡同尽头,一座挂着“醉仙居”

木牌的古老酒馆静静矗立,木门上的漆皮已有些剥落,却透着一股岁月沉淀的韵味。

“这里的李伯是我祖父的旧识,年轻时走南闯北,知晓许多魔都的秘闻。”

婉清低声解释道,伸手推开了酒馆的木门。

“吱呀——”

门轴转动的声响在寂静的胡同里格外清晰。

酒馆内光线昏暗,几缕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斜射进来,在空气中划出几道光柱,光柱里浮动着细微的尘埃。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香,混合着老旧木头的味道。

吧台后,一位头花白、满脸皱纹的老者正擦拭着酒杯,看到婉清,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婉清?你怎么会来魔都?还带了这么多客人。”

婉清走上前,将老者拉到一旁,低声说明了来意:“李伯,我们想向您打听一些事,关于魔都地下的遗迹,还有‘暗影教’的动向。

我们知道您消息灵通,这些线索对我们至关重要。”

李伯的眉头瞬间皱起,他警惕地看了看林风等人,又朝酒馆深处望了望,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这件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近魔都确实不太平,夜里总能听到些奇怪的动静,城西那边还丢了好几个小孩,官府查了几天也没头绪。

我听一个常来喝酒的码头工人说,他夜里起夜时,看到几个穿着黑袍的人在码头附近鬼鬼祟祟,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还提到了‘钥匙’‘石门’之类的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不止地面,海里也不太平。

这几日涨潮时,总能闻到一股腥臭味,有渔夫说在近海看到过巨大的白骨影子,怕是海里的那些东西也盯上魔都了。”

林风心中一动,李伯说的黑袍人显然是“暗影教”

的人,而那海里的白骨影子,十有八九就是海王骷髅带领的海洋帝国势力。

“李伯,那您知道进入地下遗迹需要的‘钥匙’具体是什么吗?”

李伯沉思片刻,用抹布擦了擦吧台:“传说那钥匙是开启遗迹大门的关键,被分成了三部分,散落在魔都的三个地方。

其中一部分,我倒是略有耳闻——在东郊那位姓魏的收藏家手里。

那老头脾气古怪得很,一辈子痴迷古董,尤其喜欢收集些冷门的玩意儿,听说几十年没怎么出过门,也从不轻易见外人。”

谢过李伯后,林风等人离开了酒馆,直奔东郊。

越往东走,街道上的行人愈稀少,房屋也渐渐变得稀疏,繁华的气息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荒凉感。

道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投下大片的阴影,走在其中,竟能感觉到一丝寒意。

按照李伯提供的线索,他们在一片茂密的树林深处找到了那位魏姓收藏家的住所。

那是一座古老的宅邸,院墙由青灰色的砖石砌成,墙头爬满了茂密的藤蔓,大门是厚重的楠木制成,上面雕刻着复杂的花纹,却锁着一把巨大的铜锁,透着一股神秘而拒人千里的气息。

林风上前敲响了门上的铜环,“咚咚咚”

的声响在寂静的树林里回荡。

过了许久,大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一位白苍苍、身着素色长衫的老者出现在门后,他的眼神锐利如鹰,警惕地打量着林风等人:“你们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林风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诚恳:“前辈,我们听闻您收藏了一件与地下遗迹相关的物品,想向您借用。

这件东西关系到魔都乃至整个大陆的安危,‘暗影教’正觊觎遗迹中的力量,若被他们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老者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关系到大陆安危?这种说辞我听得多了。

无非是想抢我的宝贝罢了。

快走,别来打扰我的清静。”

说罢,便要关门。

“前辈请留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