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举手之劳,不用谢(6K求月票)(5 / 8)

加入书签

有先前见过一面的岳麓书院的韩章平、裴照野,有去过老太爷寿宴的且在蜀州儒林有些名气的举人,也有一些明显外地来的世家大族中人。

    三三两两聚集在庭院里,目光大都看着堂屋,显然是在等待岳明先生空闲。

    陈逸见状,刚要悄悄离开,就听身侧传来一道声音:

    “轻舟授课结束了?来,快来,跟我一同去找院长。”

    陈逸侧头看去,见是卓英先生,无奈做着最后的挣扎说:

    “中秋临近,下午我还得替夫人送节礼,不便在这里逗留。”

    卓英先生闻言,却是不由分说的拉着挤入人群。

    一边走,一边示意周遭等待的客人让一让。

    待走进堂屋书房时候,卓英先生才压低声音道:

    “轻舟啊,不是我勉强你,实在是这几日情况特殊。”

    “你也瞧见外面那些人了,严格说来,他们可都是来寻你的。”

    “你不体谅院长,也要为书院考虑考虑。”

    “那些人毕竟都是各州有些名气的读书人,或者有名望有身份的大族,要让他们面子上过得去。”

    陈逸心说那些人无非是想来学习他的书道,要说照顾面子,也是那些人照顾他的。

    想归想。

    他却也老实的坐在书房内。

    一边喝茶,一边跟岳明先生、卓英先生等人接待一位位客人。

    不过多数情况下,他言语很少。

    顶多附和着说上两句客套话。

    诸如“久仰久仰”,“你家公子书道基础不错,假以时日必有所成”,或者“一切都由院长做主”之类。

    总归没有让岳明先生等人难做。

    待得午时过去,客人们一一散去,陈逸方才放下茶杯,直言道:

    “天色不早,我该回了。”

    岳明先生见状,连忙摆摆手拦下他道:“不急,不急。”

    “有两桩事还要问过你的意见。”

    “说来听听。”

    “昨日听怀古说,你有意参加明晚的诗会?”

    “能推掉的话,我自然是不想去的。”

    “推是不好推了。”

    “明晚的诗会不光书院部分人参与,布政使司刘大人、杨大人等人也会前来。”

    陈逸挑了挑眉,“布政使司,刘洪?”

    “……”

    岳明先生跟卓英先生对视一眼,显然都听出他对刘洪的不以为然。

    但仔细想想如今萧家跟刘家的关系,陈逸这样的态度倒也说得过去。

    “除了布政使司外,还有其他衙门之人,另外蜀州及外州的一些大族、儒士也会前来。”

    “不过我等只是旁观,诗会盛况如何终究要看你们年轻人的表现。”

    陈逸明白过来,这俩又打算让他做苦力啊。

    “其实简单,将我所作那幅《雨后有感》在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