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为之计深远(1 / 3)
孙秀华皱着眉,似乎见到了什么稀奇百怪的事情:“这顾霜辰,有点轻浮呀!”
说着,和郁芳对视了一眼,满脸都是对郁江离未来的担忧。
郁芳的心脏腾地一下子掉了下去。
江枫歪着鼻子,切了一声:“不都是一样的玩意儿!”
楚岑有个专门承接讨债业务的表哥,那表哥没少和江枫打交道,因此,江枫的许多事情,郁江离都未必知道,她却十分清楚。
她推着曲玲珑和沈妍朝前走了,远离那个晦气的东西。
订婚典礼进行得十分顺利。
京都的张家也来了。张禹澄虽然不情愿,但耐不住张未知血脉压制,乖乖带了一套宋制汝窑白瓷茶具,上面还有千前他们张家祖先的烧印。
订婚仪式结束,顾霜辰领着郁江离去见了一个人。
三楼大厅,山河永安。
一张圆桌前坐着七八个人,最中间那位眉眼间自带优雅气质的,是京都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现当代文学教授,女性文学创始人——张宁夏。
也是张禹澄的姑姑。
郁江离有印象,顾霜桥结婚时,她随着顾霜辰前去打招呼,顾霜辰管这个女人叫“姑姑”,原来是随着张禹澄叫的。
而她当时觉得这个女人眼熟,是因为她读过她的书,也在视频中看到过她的讲座。
张宁夏是带着目的来的。
郁江离硕士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读书,她才敢在郑晏清眼皮底下撬墙角。
此刻,郑晏清坐在张宁夏的左手边,满眼欣慰地看着郁江离。
“阿离,你是最适合做女性文学的。事业有成,婚姻幸福,不会对男性进行无理抨击,又从古代文学里见了许多女性悲歌,只有这样的人才适合做女性文学。”
面对张宁夏的恳切邀请,郁江离自知不该拒绝。但京都太远,她不想和顾霜辰分开,一时一刻也不想。
这样的娇妻思维,真的适合做女性文学吗?
她看了看顾霜辰,顾霜辰笑着说:“没关系,你怎样想的就怎样告诉姑姑。”
郁江离穿了汉服,自然地向张宁夏行了一个福礼,利落又不失敬重,张宁夏的眼睛更亮了。
“姑姑,对不起。我知道您的提议可以让我更上一层楼。可是我的心在临溪生了根,我不想去京都。我的婚姻,我的事业都在临溪,我走不了,也不想走。”
张宁夏无限遗憾地看着她,她说得没错,青简和风光傲都是她立足的根本,扔下这一堆去京都搞学术,的确不划算。
张宁夏也知道希望不大。但郁江离太适合了。
她曾遇到过许多想做女性文学的学生,可接触之后才发现,要么不能控制自己对男权的激愤,以致偏颇,要么学识不够,写不出真正对女性觉醒有益的文章。而郁江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一篇关于女性文学的论文,至今还被放在她的收藏册里。
“可是,你留在临溪,你的事业就算再成功也难免被冠上‘顾太太’的光环。你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的。”张宁夏想说服她。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她和顾霜辰共同经营一家公司,成,顾霜辰商奇才,败,郁江离红颜祸水。
“这种情况我有想过。但是女性的自由和男性的自由应该是一样的。不论男女,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上厅堂也可以下厨房。师哥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我愿意做他背后的女人,做他手中的金丝雀。相反,他给不了我安全感,我不可能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去依附于他。”
“如果有一天,我挣钱养家的本领超过了师哥,他也应该甘愿成为我背后的男人。而这时,社会则不应该带着审视的目光去看他,正如不能带着审视的目光来看选择成为某某太太的我。”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男女平等。”
“适合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做什么能让家庭正常运转就去做什么,而不是因为我是男是女,才去做什么。”
“我高中时,年级第一一直是个女孩子,可是第一年没有走,因为她向往京华大学核工业,第一年分数不够。又复习了一年才考上。我也见过骑着电车,在马路上为了生计而全速奔波的女外卖员。性别虽然在生理上决定了一些事情,但并不绝对。男人也可以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我也见过织毛衣无比娴熟的男人。”
房间内都是学术圈的大拿,除了张宁夏和郁江离,其他都是男人。
此话一出,男人们的脸色都或轻或重地变了颜色,除了顾霜辰。
他陪着郁江离站在屋子中间,与她一起面对这些或赞许或质疑抑的目光。
“当然。我有朋友就在做家庭煮夫。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顾霜辰看着她,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她完全独立,又完全依赖于他。是他的小娇妻,也是知音。
很快,郁江离这番言论在订婚典礼上传开了。
还有记者当即编辑了新闻,以拇指文化的形式发了出去。
传到郁芳耳朵里时,就成了“郁江离甘愿做顾霜辰的金丝雀”。
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