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钟楼齿轮里的未拆邮包(1 / 3)

加入书签

林墨的星垣徽记在腕间烫得疼时,传送光流刚把他摔在旧星港的锈铁皮屋顶上。

下方的码头弥漫着潮湿的机油味,生锈的货船桅杆上挂着半幅褪色的广告布——“星际快件,三日达全维度”

,布角被风扯得劈啪响。

更诡异的是街对面:一半是冒着蒸汽的老式咖啡馆,留声机里唱着二十年前的情歌;另一半却是断壁残垣,钢筋上还挂着未来科技感的霓虹灯残骸,蓝紫色电弧噼里啪啦炸在积灰的窗台上。

“时序紊乱度47。”

苏九璃的锚链在掌心旋成银白的圈,她蹲下来捡起脚边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头版标题是《星盟议会通过维度保护法案》,日期停在三年前的霜降日,“林墨,你看——”

她指尖点了点报纸边缘,那里正渗出淡金色的丝线,“是时序织网的断丝。”

林墨站起身,目光掠过街角的钟楼。

那是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青铜钟摆挂在锈迹斑斑的齿轮上,指针却停在上午十点零七分。

钟楼墙面爬满青藤,藤叶间隐约露出半块铜牌——“织网者安氏工坊,承继时序三百年”

“仲裁所的任务简报里提过,”

苏九璃跟上,“旧星港是第七主维与时序副维的交汇点,这里的织网节点撑了三百年的维度稳定。

三天前节点突然断裂,整个星港的时间开始‘打结’。”

他们刚走到钟楼台阶前,铜门“吱呀”

一声自己开了。

穿藏青粗布裙的老人坐在门后织机前,银框眼镜滑到鼻尖,手里攥着根绣花针,针尾系着缕淡金色的丝线。

她的白梳成髻,插着支铜簪,簪头雕着织网纹。

“安婆婆。”

苏九璃轻声喊。

老人抬头,目光穿过她们,落在林墨胸口的星垣徽记上:“仲裁官的徽章,终于沾了点时序的味道。”

她放下织机,指尖抚过台面上的铜盒——盒盖刻着和林墨徽记一样的星轨纹,“进来吧,织网的心跳,只剩最后一丝了。”

织房里飘着松烟墨和旧木的味道。

墙壁挂满织网图谱,有的画着星云般的网,有的绣着齿轮与丝线的交织。

安婆婆掀开织机上的红布,露出一截断裂的银梭——梭身刻着“时序不语,织者有心”

,断裂处凝着黑色杂质。

“三天前,逆时商会的人闯进来,用干扰器切断了织网。”

安婆婆拿起银梭,指腹蹭过断裂面,“他们要的不是破坏,是‘抽丝’——从时序网里抽时间线,凝成逆时水晶,卖去黑市换军火。”

她抬头看向林墨,“仲裁官,你要找的不是节点,是藏在织网里的‘未竟信笺’。”

“信笺?”

苏九璃皱起眉。

安婆婆从怀里掏出个铜制邮包,封皮写着“致第三十二任织网者”

,邮戳是五十年前的“星港启航日”

“这是我师傅当年收到的,他说里面装着织网的‘补丁’。

可他没来得及拆,就为了挡住一次时间风暴,把自己织进了网里。”

她把邮包放在织机上,“现在,该你拆了。”

林墨伸手碰了碰邮包,指尖刚碰到封皮,眼前的织房突然扭曲。

他站在一条泛黄的巷子里,两边是卖糖人的摊子和挂着“大华书局”

招牌的木楼。

穿学生装的少年抱着课本跑过,嘴里喊着“要迟到了”

,路边的留声机放着《天涯歌女》。

“这是……五十年前的旧星港?”

苏九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穿着当年的蓝布衫,扎着麻花辫,手里举着份《星港日报》,“林墨,看这个——”

报纸头版是“织网者林秋白牺牲,时序节点暂稳”

,照片里的青年穿着织网工坊的围裙,笑得和安婆婆有七分像。

林墨突然明白过来。

这封未拆的信,是师傅留给安婆婆的,也是留给所有织网者的传承。

他伸手去摸口袋,却摸出那枚星垣徽记——徽记此刻正散着温暖的光,指引他走向巷口的邮筒。

邮筒是铜制的,刻着星盟的纹章。

林墨把手伸进去,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那个邮包,封皮已经泛黄,但里面的东西完好无损。

他取出信笺,纸页上是用毛笔写的字:“秋白吾徒,若你见到这封信,说明织网又遇危机。

记住,时序不是线,是网——每根线都连着过去与未来,每个结都藏着未说出口的牵挂。

补丁在织机的暗格里,用你的血引动,它会告诉你该怎么缝。”

身后传来脚步声。

林墨转身,看见年轻的安婆婆站在巷口,手里拿着织网的梭子。

“师傅,我怕。”

她声音抖,“节点又裂了。”

“别怕。”

林墨听见自己说——不,是五十年前的林秋白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