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辽主无奈再割地(1 / 2)

加入书签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英明!

辽人反复无常,确实该给他们点教训!

臣建议,让刘大将军在边疆喊话,要求辽国再割幽云十六州的两座城池,赔偿白银五百万两,作为‘违约钱’!

若是他们不答应,咱们就率军北上,用连珠炮踏平他们的营地!”

丞相也附和道:“陛下,兵部尚书所言极是。

现在我大宋有连珠炮、手榴弹、地雷等利器,辽人根本不是对手。

趁此机会向他们施压,既能削弱辽国的实力,又能补充我大宋的军饷,一举两得!”

众大臣纷纷赞同,御书房内一片主战之声。

李正华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心里却很清楚,这是必然的结果——辽人的暗杀,彻底激怒了圣上,而改良后的连珠炮,则给了宋朝强硬的底气。

圣上看着众大臣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好!

就按大家说的办!

兵部尚书,立刻传旨给刘大将军,让他在边疆喊话,向辽国提出条件;丞相,你负责起草文书,派人送往辽国,限他们三日内答复!

若是过三日,朕就下令进军!”

“臣遵旨!”

兵部尚书和丞相齐声应下。

散朝后,李正华被圣上留了下来。

“正华,”

圣上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些,“这次向辽国施压,全靠你的连珠炮。

你放心,只要辽国答应条件,朕定会重重赏你!

另外,连珠炮的量产,就交给你了,务必尽快,越多越好!”

李正华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力。

军器监的工匠们已经熟悉了连珠炮的制作流程,只要原料充足,每月至少能量产两百门!”

“好!”

圣上点点头,“原料的事,朕让内务府全力配合你,要多少给多少!

你只管专心生产,其他的事,有朕在!”

从皇宫出来,李正华立刻赶回军器监,召集所有工匠,宣布了圣上的旨意。

“各位师傅,圣上命咱们尽快量产连珠炮,每月至少两百门!

这关系到大宋的安危,咱们必须完成!”

工匠们纷纷响应:“李大人放心!

咱们就是不吃不喝,也把连珠炮赶出来!”

李正华将工匠分成五组,一组负责铸造青铜炮身,一组负责制作旋转弹仓,一组负责打造炮架和轮子,一组负责组装,一组负责检验。

他自己则穿梭在各组之间,随时解决问题:青铜供应不足,他让人联系铜矿,加急运输;弹仓转动不顺畅,他亲自调试,改进设计;炮架轮子不够结实,他让人在轮子边缘包上铁皮。

与此同时,边疆的刘大将军接到了圣上的旨意。

他立刻召集将领,在雁门关外竖起大旗,让士兵们对着辽国的营地喊话:“辽国听着!

你们三番五次派死士暗杀我大宋火器研能臣李正华,践踏和谈协议,罪大恶极!

限你们三日内,再割幽云十六州两座城池,赔偿白银五百万两!

若是不答应,我大宋大军即刻北上,踏平你们的营地!”

喊话声传遍辽军营地,辽兵们人心惶惶。

将领们连忙将消息传回辽国都城,辽主接到消息后,气得砸碎了御案上的茶杯。

辽国都城的皇宫内,辽主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

下方的大臣们低着头,大气不敢出——宋朝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两座城池,五百万两白银,几乎要掏空辽国的国库。

“废物!

都是废物!”

辽主怒吼,“朕派去的一百名死士,都是最精锐的杀手,竟然全军覆没!

现在宋朝拿着这件事做文章,要咱们割地赔款,你们说,该怎么办?”

一位老将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宋朝此次如此强硬,定是有了新的利器。

之前的手榴弹、地雷就已经让咱们损失惨重,若是他们真的有了更厉害的武器,咱们根本抵挡不住。

依老臣之见,不如暂时答应他们的条件,先稳住局面,再从长计议。”

“答应?”

辽主怒视着老将,“咱们已经割了五座城池,赔了千万两白银,现在再割两座,赔五百万两,以后辽国还有立足之地吗?”

另一位大臣上前道:“陛下,老臣以为,宋朝的底气,全在李正华身上。

只要能杀了李正华,他们就再也造不出厉害的火器。

咱们可以再派一批死士,这次一定要成功!”

“派死士?”

辽主冷笑一声,“之前派了七批,死了几百人,连李正华的面都没见到!

宋朝肯定加强了防备,再派死士,不过是白白送死!”

就在这时,边关将领传来急报:“陛下,宋军在雁门关外部署了数十门新的连珠炮,据说威力极大,一个人就能操作,射极快!

刘大将军还说,若是咱们不答应条件,三日后就用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