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梅香雪韵冬销旺军饷四万两圣心(1 / 2)

加入书签

腊月的开封,寒风裹着细雪,给青石板路覆上了一层薄霜。

“川河精油皂铺”

里却暖意融融,伙计们围着账本,脸上满是喜色——十二月的“梅花雪韵”

高端花露水,终于盘点出了最终销量。

“大哥!

算出来了!”

李正文捧着账本,快步走到李正华面前,声音都带着颤音,“‘梅花雪韵’一共卖了一万一千八百瓶,刚好凑整算一万两千瓶!

每瓶十两银子,一共是十二万两!

扣除成本和税款,净赚八万两,按之前说的,献军饷四万两,咱们还剩四万两!”

李正华接过账本,指尖拂过“十二万两”

“献军饷四万两”

的字样,心里松了口气。

入冬后蚊虫减少,他本以为花露水销量会大幅下滑,没想到“梅花雪韵”

靠着清雅的梅香和应景的包装,反而成了豪绅权贵的“新年伴手礼”

,销量比预期还好。

“把四万两银子装在银箱里,明天一早送到内务府。”

李正华吩咐道,“另外,给川河的三弟写封信,告诉他‘梅花雪韵’的销售情况,让他把高端生产线暂时放缓——开春前花露水需求会更少,先把原料留着,等明年春季后再恢复生产。”

“好!

我这就去办!”

李正文干劲十足,转身就去安排。

张萧这时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几新的“咏梅露诗”

“正华兄,你看!

国子监的先生们写的‘梅花雪韵’诗,其中一写‘寒梅凝露沁心脾,一瓶能添岁暮欢’,现在开封的豪绅圈子里都传开了,不少人还特意来问,明年春天会不会出新款花露水呢!”

李正华接过红纸,笑着念了一遍,心里却在盘算:花露水季节性太强,冬天必须暂停,得尽快想出适合冬天的新产品,比如润肤膏、暖手炉,或者适合新年的礼品套装——只有全年都有产品卖,才能稳住利润,也能持续给军饷做贡献。

正说着,王爷派来的管事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喜色:“李公子,好消息!

圣上听说你这个月又献了四万两军饷,非常高兴,让你明天一早去宫里见驾,说是有赏赐!”

“赏赐?”

李正华愣了一下,随即心里一紧——圣上的赏赐,既是恩典,也意味着更高的期待。

他连忙问道:“管事可知,圣上大概会赏赐什么?”

“具体的不清楚,但听说会有实赏。”

管事笑着说,“王爷让我转告你,明天见驾时不用紧张,如实回话就行。

圣上现在对你很是看重,这次的赏赐,定不会亏待你。”

送走管事,张萧兴奋地说:“正华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官职或许不敢想,但赏赐一座府邸或者一些田产,还是有可能的!

有了圣上的赏赐,你在开封的根基就更稳了!”

李正华点点头,心里却很清醒:“赏赐越好,责任越重。

明天见驾,我得跟圣上提一句,入冬后花露水需求减少,想暂停生产,琢磨些新的便民产品。

这样既能体现我的本分,也能为后续的新产品铺路。”

当天晚上,李正华特意找出之前准备的“梅花雪韵”

样品,又准备了一块改良的“冬日润肤皂”

——加了更多猪油和蜂蜜,洗后更滋润,适合冬天用。

他打算明天见驾时,顺便让圣上看看,证明自己确实在琢磨新产品。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李正华穿着一身素色长衫,带着样品,跟着太监走进御书房。

圣上正坐在龙案后,手里拿着内务府的账本,见李正华进来,放下账本,笑着说:“李正华,你这‘梅花雪韵’做得不错,不仅豪绅喜欢,宫里的娘娘们也很满意。

这个月献的四万两军饷,刚好解了北方军营冬衣的燃眉之急,你立了大功。”

李正华连忙跪下磕头:“陛下谬赞!

草民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能为朝廷、为将士们出份力,是草民的荣幸。”

“起来吧。”

圣上示意他起身,“朕听说你不仅会做花露水、香皂,还懂些民生之事——百姓用你的玻璃瓶腌菜、装酱,都说方便。

你这样的人才,一直做商户,倒是屈才了。”

李正华心里一紧,连忙躬身道:“草民出身市井,能有今日,全靠陛下恩典、王爷提携。

草民只想做好生意,为百姓提供便利,为朝廷补充军饷,不敢奢求其他。”

“朕知道你本分,但也不能埋没人才。”

圣上从龙案下拿出一份圣旨,递给李德孝,“李德孝,念给李正华听。”

李德孝展开圣旨,声音洪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商户李正华,心怀社稷,利民报国,献饷助军,功绩卓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