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蛊师篇:江湖夜雨十年灯12(2 / 3)

加入书签

天激流面前,有武功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边上正打盹的官兵都被惊醒了看过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眼都直了!

这人是在水上飞吗?

直到温柔把老人拎上来的时候,官兵才回过神来。

“这是哪个旮旯里冒出来的江湖人,好厉害的轻功,往日竟不曾听说过!”

“爷爷!”‘葫芦娃’见温柔带着自己爷爷上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就扑过去了,“恩人,多谢恩人!”

温柔转头瞥了一眼薛染:“你帮他看看?”

薛染顿了顿,没说话,却是举步过来了。

“只是呛了几口水,死不了。”

老人好一阵才缓过来,当即就要给温柔和薛染磕头。

温柔对待正常人态度还是挺随和的,抬手拉住了人:“哎,老爷子,这就不必了,我倒是有些问题想问。”

“恩人尽管开口。”

温柔想将老人和‘葫芦娃’带走,一旁在此监工的官兵正欲阻拦。

“站住!”

但另一个中年官兵却叫住了他:“哎,二弟,此事咱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大哥何故如此,咱们可是吃皇粮的,还能怕了她不成,怎么能让她这么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带人走。”

“这些江湖人可未必买朝廷的账,你瞧此人轻功可是寻常江湖人?这些自诩侠义之辈,多脾气刚直,惹急了,真给咱们来两刀,上哪儿哭去?

以大人的脾性,咱们也不过就是一条狗,说不准死了都是白死的。这做人啊,想要活得久,就得该明白时明白,该糊涂时糊涂,凡事别做绝了,留一线,也是自己留条路。”

旁人听不见,可温柔内力深厚,闻声倒是侧目瞥了一眼。

这人倒是个聪明人,想来应是没什么背景,否则不该这把年纪了,还在这江州混。

......

温柔找了一间客栈,要了碗姜茶给老人驱寒,换了身衣物。

老人叫朱大壮,他孙女叫朱二妮。

朱大壮收拾好,带着自家孙女又差点给温柔磕一个。

而后,他便和温柔、薛染说起江州的事。

“今日我见江上动手的都是百姓,这些官兵却只管在一旁躲闲,可是江州知州不作为?”

“不瞒恩人,确实如此,可惜了,若是孙大人还在,如今也不至于......”

温柔:“这孙大人是?”

“恩人有所不知啊,咱们江州原先的知州孙长青孙大人,是位真正的青天大老爷,打从来咱们江州起,就严查鱼肉乡里的恶棍横商,甚至揪出不少贪赃枉法之人,可惜这好人命不长啊......”

朱大壮感叹着。

孙长青出身寒门,本以梁国朝廷的黑暗,他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正好赶上新帝想拿礼部开刀,盯着那一年的科举。

孙长青也是运气好,才有了公平的考试机会,成了当年的状元郎,在京中任职,可惜性情刚直,敢说真话,想做实事,跟好面子的皇帝都要呛几声,又被一路贬到了江州。

他才来到江州一年,便大刀阔斧地整改江州,恨不得给人裤衩子都掀了。

又把江州豪绅大族和同僚得罪了个遍。

这些人能鱼肉乡里多年安然无事,背后牵扯的人哪有那么简单?

孙长青不过出城一趟,就遇上了劫匪,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那杀孙长青的真是劫匪吗?

这江州的明眼人谁不清楚?

而后当今这位新知州便上任了。

至于其态度作风......观这一场水患便可知晓了。

......

天色已晚了,他们也要先在江州休整休整,补充些东西,温柔便带着薛染去探查了一番。

这位新知州府上极是奢华,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拿出来赈灾的却是些发霉的谷子,煮的粥稀得能看见碗底。

梁国积贫积弱、冗官冗员已久。

历经数代或无能或昏庸之君。

朝廷像这样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一个个吃得脸盘子比人腰都圆。

反倒是那些真正想做实事的,要么如孙大人一般下场。

要么,便是逐步被腐蚀同化,与之同流合污。

真应了那句,修路补桥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

薛染单手撑着伞,露出个讥笑:“英雄入冢,小人当道,你们中原朝廷真是和那些‘名门正派’一般无二。”

薛染看向远处奔波的百姓:“既然朝廷不管事,便无人有刮骨疗毒之魄力?”

这话不算直白,但言下之意也很明显了。

造反。

温柔走到薛染身侧,轻声道:“没到最后一步,谁敢当这个出头鸟起义,成自然是好,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世上有几个人赌得起命?谁会想死呢?”

......没人想死?

薛染忽然想起她身上的毒,转眸看向她:“那你呢?”

温柔一本正经胡说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