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1 / 2)
任何一个人,如果在老家没有了住宅,就像是断了根一样。
无论外面能买多少房子,哪怕是像余宝这样,有着全然属于自己的土地,还是会感觉自己是个漂泊者了。
好在余宝有姑姑,姑姑有父母留下的老宅,还留了仿生人看守,回去一次也没有感觉到萧条,院子里到处都生机勃勃。
刘瑞安和丈夫儿女先去了婆家,之后又回了娘家。
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也整家人都回家祭奠。
但是因为平时不来往,所以在清理长辈们的坟头草时,余宝她三婶已经将余宝这个人彻底忘记了,就停下来有点纳闷的问:“你谁啊,你是不是找错坟了?”
余宝记得她,不过是之前他们两口子到八街城边的时候,那时候余宝还给他们送过菜。
几年时间过去,余宝长大太多,相貌也生了一些改变,从软乎乎的小女娃,变得有点抽条了。
脸也瘦小了一点,不像之前那么圆呼呼的。
刚刚到渡仙门没多久,余宝又没修为吃的又多,所以那时候是个小胖墩。
现在因为修为好了一点的原因,身体内外平衡,一点多余的赘肉都没有,所以三婶都没把她认出来,还以为是哪家的小孩子找错坟地了。
余宝还未答话,刘知行乐哈哈道:“这个应该是余宝,我看到她石耳朵坠上有一小粒黑痣。
你是看到她变化这么大认不出来了吧?”
包秀娥:“哦哦哦,我还以为她将来要长得跟我一样胖呢,怎么竟然就瘦了。
那时候她看着有多胖啊,看来看起你们全家还是只有我一个胖子。”
余宝匆匆忙忙地把坟地周边的草拔了,然后回到刘瑞安一家人身边。
三个小的早都跑出去摘野花野果了,还在大坟地里捡了不少蘑菇。
“这里的蘑菇怎么出的这么早,不是要到五六月份才出蘑菇吗?”
顾定南疑惑问:“别吃了被毒死了,到时候才是大麻烦。”
刘瑞安微笑道:“你可真能想,好的不想尽想些坏的。
因为这里地比较平,坡度不大,今年的春天再水多,蘑菇出早了也不奇怪吧?”
刘瑞安挑挑拣拣,把不能吃的蘑菇扔了,剩下的留下来准备当场就烧煮出来。
这边的人有个特点,就是带着米面粮油上山,找一个有水的地方,在山上野炊。
饭菜搞好,先敬先人,三跪九叩,拜完之后,在自家最亲的亲人坟前野炊。
吃好喝好收拾东西离开,这件事情就算好了。
意思就是与先辈同乐,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
本来像刘家这种,有三子一女的,应该大家凑在一起吃。
如果有亲戚朋友的话也可以叫上,甚至路过的人都可以叫上。
总之是没有阴阳阻隔的意思,跟长辈们活着时一样,就在长辈的坟前,吃吃喝喝,开开心心地笑着,一点悲戚都没有。
西南祭祖就是这样子祭的。
坟包被牛羊踩塌了,挖一点土培一培。
坟上长了荆棘,连根挖掉。
这一片的坟墓长了很多的野杨梅树,这也是要连根挖掉的。
余宝他们因为几个叔叔都是仇人,分家的时候就闹僵了,这时候也就不可能在一起吃饭。
基本上是各家吃各家的。
刘瑞安这样已经出嫁的女儿,照理来说是不应该回来拜祭的。
但是兄弟几个也不敢说她,对于这个姐妹,所做的任何决定,无论对错,都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主要还是因为刘瑞安的原因,我们兄弟几个和家里的娃,才会下意识的走上了修仙这条道。
甭管将来成不成,反正现在日子过得特别好,吃喝不愁不说,有生以来没有比现在更惬意的生活了。
他们的儿女也纷纷带了回来,刘知心家和刘知行家这两年又各生了一个儿子,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刘知心书读得多,加上媳妇有钱有能力,酒店开得红红火火。
两个女儿也特别的能干,胆大心细,挣得盆满钵满。
刘知行就不用说了,两口子如今得意非常,用三千两在家乡盖了一栋大房子,如今江边最显眼,最宽广的宅子就是他家的。
虽然这两口子有点忘恩负义,但刚到八街时,他们是上山向自家的姐姐求助过的。
所以兄弟三个虽然对自家兄弟很不耐烦,但都对刘瑞安笑脸相迎。
问题是刘瑞安知道他们几个相处不来,所以上坟的时候也是自立门户,完全不跟他们兄弟凑伙。
她带了余宝和自家丈夫儿女,自成一伙。
所以四伙人都想最先去拜自己父母的坟。
刘瑞安这边有仿生人煮饭,这些人干活都有条不紊,是另外兄弟几个人谁也比不上的存在。
刘瑞安这边的饭先熟,先祭,那哥仨也没办法。
还好每年都是刘瑞安家先把饭做好,要不然那哥仨更不高兴了。
刘知行家媳妇包秀娥这人,她的眼睛就与众不同,除了她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