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神奇的系统能力,再次发力(2 / 5)
储存信息,而是通过神经元和突触的链接来实现,一些大胆的科学家通过假设和计算,推算出的结果是人类大脑的存储能力大约在2.5PB到1000PB之间。
相比之下,电脑的储存能力则是相对容易测量,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盘可以存储20TB的信息。
由此可见,从存储能力的角度来看,人类电脑相当于100到50000台最大的电脑。
在计算能力方面,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同样难以准确估计,因为它并不像电脑那样以固定的频率和指令进行处理,而是通过神经元和突触的活动来进行信息处理。
科学家对于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进行了多种估算,结果显示其处理速度可能达到每秒数百亿的神经冲动。
相比之下,电脑的处理能力则是更加容易量化,通常用赫兹和浮点运算来表示其信息处理速度。
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10^18次。
要是以这个标准来进行比较的话,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0.01到1000台顶尖超计算机的水平。
在能耗方面,人类大脑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血液中的氧气和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尽管大脑仅占身体重量的2%,却消耗了身体能量的20%。
平均来说,人类大脑消耗20瓦特的能量。
而电脑的能耗则是因为使用情况而有所差异,通常一台普通台式电脑在运行时消耗约200瓦特的能量,而超级计算机的消耗可达到数百万瓦特。
因此,从能耗的角度来看,人类大脑相当于0.1到0.01台普通电脑或0.0001到0.00001台超级计算机。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人类大脑和电脑的区别。
人类大脑具备模糊处理能力,能够适应不确定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凭借直觉和经验来做出判断和决策。
而电脑是一个精确的系统,主要处理确定性、规则性和重复的问题。
从结构和功能上来看,人来大脑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能够产生意外的结果,充满了创造性和多样性。
而电脑则是一个线性系统,通常只能按照预期的结果进行运算和处理。
在拥有系统奖励的神奇技能,王东来的大脑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强化不算,还拥有了类似于电脑一样的优势。
所以。
根本没有用多长时间,王东来在脑海里就已经将这份配方进行了一番优化。
优化完毕之后,就立即将优化后的方案写了出来。
王东来自然不可能就在这个时候,把自己优化过的方案拿出来。
怎么也要等到测试数据出来之后,才能拿出来。
而到了这一步。
量子通信技术的前置难题已经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真正的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了。
量子通信的优势很多。
比如说量子的不可克隆定理和量子态迭加原理,任何窃听行为都会导致量子态改变并立即被发现,确保秘钥分发的绝对安全。
传统加密算法容易被量子计算机破解,可是量子秘钥分发在物理层面上就不用担心这一点。
又比如说量子通信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仍能保持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