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带动全行业的决定(4 / 5)

加入书签

nbsp; 同步辐射光源光刻工厂的设备和器材,也与极紫外光源光刻机不同。

    所以,在这方面,也需要和阿斯麦为首的西方光刻技术路线进行争锋,输出自己的技术标准,重塑全球半导体权利结构。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千头万绪,又都复杂无比。

    根本就不是一家企业能够玩的转的。

    能够把这些做好的,也只有国家了。

    最后,那便是,光刻工厂技术路线,对于全球其他半导体巨头公司的冲击和威胁。

    这些巨头,针对一个人,针对一家公司,和针对一个国家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王东来就算是【政治】科目的等级没有这么高,也清楚这些。

    他也不是恋权,恋钱之人。

    从获得系统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只剩下人类未来,宇宙星空。

    而不是困于星球之上,无尽重复历史。

    打破人类社会宿命,进入无垠星空,迎接无穷未来。

    这才是,他重生一次的真正使命!

    恍恍惚惚,一个月时间过去。

    王东来将这些事情忙完了之后,就连忙来到了航天航空研发中心。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在2018年定下的目标。

    发射火箭,建立太空站。

    ‘力士’号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到现在,依然是国内最为优秀的。

    而为了完成王东来定下的目标。

    经过杨安超等技术团队的计算,所需要的工程量太大。

    以‘力士’号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想要将这些资源送到太空去,往返的次数要达到128次之多。

    这还只是大概的估算,并且每次发射都会成功。

    王东来之所以匆匆赶来这里,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先是听完杨安超对研发工作的回报,王东来才开口说道:“杨工,你说的这个情况,很简单解决。”

    “我们可以采用并联发动机的方式,单个力士火箭发动机的推力能达到千吨,那我们就直接并联五个或者是八个。”

    “只要做好并联系统,这不就解决了推力不足的问题吗!”

    王东来轻描淡写地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杨安超以及身边的工程师听到之后,都是一脸的苦笑。

    这个方案,他们自然也是考虑过。

    但是,技术难度太大了。

    并且,火箭发动机并联技术是需要进行实验的。

    还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实验明白的。

    需要多次的实验,一点点地调整参数才行,最后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数据,形成并联系统。

    如果这是国家项目的话,那么他们可以利用以往的一些数据,节省大量的实验次数。

    而剩下的实验次数,完全可以打个汇报文件,向上面申请经费,进行模拟实验。

    可是,银河科技是一家企业,就不能这么做了。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