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三星新品,未来战争模式(4 / 5)

加入书签

情,到了后期,比拼的就是国家的各方面潜力。”

    “只要任何一方坚持不住,那么就是败局已定之时。”

    领导不置可否,继续出声问道:“按照你这么说,无人机既然这么危险,那是不是应该在市面对此进行限制?”

    王东来摇头,出声说道:“这么做无异于因噎废食。”

    “设置飞行禁区,设置飞行高度等等,在无人机出厂的时候,就将这些植入系统内核里,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

    好好的一场模拟对抗,明明结果还没有出来,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关注最后的对抗结果了。

    纷纷走到王东来的身边,倾听王东来对于无人机的讲解。

    王东来对此,也不藏私。

    将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都讲了出来。

    别看这些东西不算多么重要,可都是经过实际检验的。

    听在这些基地领导的耳中,更是让其惊讶无比。

    因为有些应用场景,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根本都想不到。

    不过看看王东来年轻的脸,众人在心里对于王东来的天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忽然。

    一位基地领导提出了一个想法,出声说道:“王院士,你认为外装骨骼,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能够实现吗?”

    听到外装骨骼这几个字,王东来也是一愣。

    稍稍沉吟了一下,才出声说道:“从技术层面来说,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从实际层面来说,外装骨骼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并没有多大优势。”

    “还是那句话,越是精密的东西,在战场上越是容易坏,修复起来也有难度。”

    “更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外装骨骼并没有显著地提高单兵战斗力。”

    “只有在巷战,或者敌后渗透潜入的时候,又或者是攻坚克敌的时候,才能发挥出一些作用。”

    “其余的地方,我并不怎么看好。”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这个技术不好,只是他更好的地方在于可以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难度,我认为这可要比什么提高单兵战斗力来的更为重要。”

    “现代战争,早已是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单兵对抗已经过了时代。”

    “与其,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去为了这点战斗力的提升,将其投入到市场上,反而能够提高劳动工作效率。”

    王东来一番长篇大论,丝毫没有因为眼前众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前辈而有所拘束。

    “那王院士觉得什么技术,才是目前最有性价比,或者说是比较重要的研发领域呢?”有领导出声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王东来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航空发动机!”

    “只要我们的航天发动机能够追赶上来,那么不管是我们的火箭,还是战斗机,又或者客机,都能得到巨大的发展。”

    “同时,这些也都是带动大量上下游产业链,造就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的就业岗位。”

    “我之所以提到航天发动机,并不是它是最重要的,而是它是目前最容易突破的。”

    听到王东来这么说,在场之人当即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