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人工智能,薪火相传(3 / 5)

加入书签

时候,再次有人找到了他。

    这一次,找到王东来的是一位工作人员。

    “王教授,于老想见见你。”

    只是这么一句话,王东来瞬间就改变了主意。

    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能被称之为于老的人,王东来自然是知道是谁。

    被这位大佬约见,王东来自然是没有半点意见,当即就答应下来,跟着工作人员往一处安静的隔间走去。

    很快。

    工作人员就带着王东来到了一处隔间。

    一进门,王东来就见到了于老。

    于老也站起身来,和蔼地说道:“王教授,身子骨不太好,所以让工作人员传话,你别介意。”

    这是王东来第一次和于老这样的国之栋梁见面谈话,而于老的第一句话,就让王东来见识到了老一辈的风采。

    “于老,您客气了,我是晚辈,您喊我小王就行,得知是您想见我,我高兴激动都还来不及呢。”

    王东来脸上带笑,语气真诚地说道。

    “小王,我之所以让工作人员把你喊来,其实就是想和你聊聊人工智能。”

    “你研发这个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系统很不错,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于老虽然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可是作为顶尖科学家,眼光还是有的。

    王东来听到这个问题,当即就反应过来这是在考校自己。

    略加沉吟了一下,才出声说道:“于老,不瞒您说,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我抱有很大的期待。”

    “我将人工智能技术定位为一种工具,也只是一种工具!”

    王东来在说出第二句话的时候,语气特意加重了一分。

    于老没有什么表示,静静地等着王东来继续讲解。

    “人工智能是机器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科学进步的结果,作为创新的工具,一旦技术成熟,将会对各个领域进行创新。”

    “1956年,达特茅斯大会召开,将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宣告这一学科的诞生。”

    “1957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成立了全球首家用于研究人工智能的实验室。”

    “1965年,约瑟夫·维森鲍姆发明了首款智能聊天机器人ELLZA。”

    “1979年,白头鹰国家标准学会提出了一种新的推理机规格语言(Knowledge Description Language, KRL)。”

    “1981年,有了一些专家系统,最有名的就是可以在医疗诊断中使用的 MYCIN”。

    “1997年,IBM公司生产的“深蓝”战胜了加里·卡斯帕罗夫,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中一项重大进展。”

    “2006年,谷歌宣布发布了一项以统计学习为基础的语音识别技术,这一技术在语音助手和智能家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1年,在白头鹰一档名为“危险边缘”的电视节目中IBM公司的电脑沃森打败了两位曾经的知名冠军,显示了它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就是让机器拥有智慧,通过模仿人的思考和学习能力,来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