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下乡(1 / 2)

加入书签

“我可能要下乡几日,你·····”

阮青瑜有些愧疚,毕竟这马上过年了,自己还要出去,要是被困住,还有可能回不来,但是不去看看,自己实在不放心。

“二爷,家里可用你担心,你多带人去,青栓不是回来了,他武艺好,你带着他我放心。”

阮青栓是昨日回来的,还带了王志贤的信,除了感谢他们送的东西,还有问候两人还有一车回礼。

“大人,夫人,王大人家本来是要派人跟着,我记得大人吩咐,劝了回去。”

阮青瑜也在信中说了,不要派人相送,这要是天气好,那肯定要人来的,现在还是算了。

阮青栓也极力劝阻,这才罢了,王家是齐鲁之地的,那边靠海,王家回了不少海鲜干货还有什么虾酱之类的,特别多,还有一筐花馍,说是自己家做的,王慧珍看了稀罕,真是手巧的。

王慧珍收拾了一个简单的包袱给他,还带了一壶酒,这是备着天太冷,喝上一口暖暖。

“夫人,大人过年那日能赶回来吧?”

黄芩有些担忧的望着王慧珍,枣儿听了先是:“呸呸呸,可不能说这不吉利的话,大人肯定能回来陪夫人过年。”

黄芩反应过来跟着:“呸呸呸,是我说错话了,神佛莫怪。”

王慧珍看着两人虔诚的样子笑起来:“好啦,二爷肯定能回来,你们放心,少不了赏钱。”

这回阮青瑜连着衙门的官差还有自家人带了十个一起去的,王春阳还有阮青湖留在家,等着听王慧珍吩咐,前边常县丞也被嘱咐了注意点后边的动静,要是有事帮衬着点。

天虽不好,但是想出头人不少,阮青瑜也没为难人,该当值当值,该放假放假,留了常县丞和曾主簿在,要是出什么事也有人管,不过这时候也清闲,都猫冬呢,事少。

王慧珍送走人,也没什么胃口,每日里主打个简单,早上起来要出去望一眼,希望不要下雪。

这日醒来王慧珍就听见外边动静,起来穿好衣裳还没见枣儿几个过来,只能自己去开了门。

这外边白茫茫的一片,这是昨日悄无声息的下了一夜的雪。

都拿着家伙事在除雪。

“夫人,你醒了。”

枣儿放下手里的工具,这干的火热,就忘了夫人了。

“枣儿,这是什么时候下的雪。”

王慧珍昨日看天还好,现在天还阴着。

“回夫人的话,我爹说是半夜下的,看样子今天还要下。”

说着把拎过来的热水拿进屋里,兑了凉水,王慧珍洗漱完,收拾好自己,穿了半裙靴子。

“夫人,带着点滚筒,外边冷,厨房的饭这就端上来。”

枣儿是个利索的,也怕王慧珍吹着了生病。

王慧珍出去看看,自家院子里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王春阳阮青湖还有葛大牛几个都过来了,正在往外运雪。

等着院子里弄完,去后边还有通着街道的路都要扫出来,现在不扫,看这样子还要下,积的太厚就不成了。

“青湖,等会上衙去前边看看常县丞怎么安排的,要是需要帮忙就回来说。”

“是,夫人,等下我就去。”

“嗯,一会吃完饭别忘了喝点姜汤。”

就这一会,王慧珍都觉得自己鼻子肯定冻得通红,说话都是一股子哈气。

早上实在,今日何大花做的多,这些人干着活,要是不吃饱了不成。

王慧珍还是特意去嘱咐了一句:“大花婶子,不要太稀的粥,弄点稠糊的粥,干粮要管够,今天多蒸点包子馒头,往后吃的时候热热,也方便。”

反正怎么的也要烧火,今天要烧的格外多,正好蒸包子馒头。

这也算是家里的习俗吧,今年他们来的晚,也没来得及蒸豆包,要是明年就可以做了。

王慧珍就着米汤,吃了两个包子也就饱了,吃了两块阿胶糕,想着阮青瑜他们到哪了。

阮青瑜一行十一个人,昨日是到了小庄村,那边的村正庄会明知道县令带人过来,带着儿子就过来接人到家里。

“见过大人。”

阮青瑜把人扶住:“庄村正咱们又见面了,本官这次来,就是看看上次说的问题解决了吗?”

这小庄村顾名思义,大多数是姓庄的,少数外姓人,因为地够用,倒是没有说吃不饱的,这个村一共是一百一十五户人家,是个大村,总人口数达到五百七十人。

因为元兴朝支持分家,分家了还能领便宜的票去置办,所以一大家子二十几口的少见,多数成小家了,当然这人不能因着分家就不是一家人了。

上次过来是小庄村有几户老人,都是没有儿女或者儿女出去的,剩下老两口或者一个老人在家的,房屋什么的还行,看过之后绝大多数是缺柴火,这边的柴火都是自家上山砍的,这老人砍不动大的,就只能捡点枯树枝子。

老人家又节省,舍不得花钱或者用东西换点柴火,每年就是省着用,白天不烧,晚上做一顿饭带着烧热了就算了。

今年比往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