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红河嘉年华会开幕式(2 / 2)

加入书签

色山茶花(昆明市花),象征“春城”之美。

蒙自旗:翠绿色底,中心图案为饱满裂开的红色石榴(蒙自特产),象征繁荣多子。

个旧旗:深灰色底,中心图案为一盏燃烧的矿灯与交叉的矿镐,象征“锡都”矿业。

彝族图腾旗:黑色底,中央是醒目的红色火焰纹与抽象化的虎头图案,象征彝族对火与虎的崇拜。

白族图腾旗:白色底,中心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金色凤凰(金翅鸟),周围饰以蓝色水波纹,象征洱海与祥瑞。

布依族图腾旗:靛青色底,中心是铜鼓纹样与抽象的鱼形图案,象征农耕与水泽文化。

哈尼族图腾旗:深绿色底,中央是层叠的黄色梯田图案,上方点缀着象征太阳的红色圆形,象征山地农耕文明。

(后续旗阵为其他云南州府特色旗帜及学堂旗帜等,色彩纷呈,图案各异)

雄壮的乐曲骤然从乐池中响起!这是一首曲调异常欢快、节奏极其清晰、充满活力的进行曲。旗手们踩着这铿锵有力的鼓点和旋律,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精神抖擞地从主席台正前方昂首阔步地行进而过。

“好!好!威武雄壮!”台上的清朝官员和地方士绅们看得眉开眼笑,纷纷捻须赞叹,对队伍的精气神和旗帜的寓意品头论足,充满了自豪感。

而台下,特别是外国来宾聚集的区域,却产生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兴趣点。他们对这充满了典型西洋军乐风格,却又闻所未闻的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帝啊,这首曲子!多么欢快有力的旋律!我敢打赌这绝不是莫扎特或者苏泽的风格!”一位法国领事馆的秘书对身边的英国商人低语。

“确实新奇!”英国商人侧耳倾听,“这节奏感太棒了!充满了…嗯…一种俏皮的活力?而且你听那结构,主题明确,发展清晰,绝对是高手所作!只是…”

“只是这乐队…似乎力有未逮。”旁边一位显然懂音乐的德国工程师接口道,带着些许遗憾,“乐器太基础了,只有铜管和打击乐,弦乐完全缺失。好几个转调的地方,还有那些本该华丽展开的乐句,他们只能简化处理,甚至用重复来带过…唉,如果能有一支完整的交响乐队来演奏,效果该多么震撼!”

尽管乐队因条件所限只能演奏简化版,但这首曲子(王月生从后世“借”来的《波基上校进行曲》)本身的魅力依然势不可挡。其洗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幽默诙谐的气质穿透了简陋的演奏,牢牢抓住了听众的耳朵。

更让外国来宾感到惊喜和“喜闻乐见”的,是一个独出心裁的设计:在乐曲进行到中段一个相对舒缓、富有歌唱性的段落时,乐池中几名男生突然放下乐器,凑近一个专门的麦克风,整齐地、技巧娴熟地吹起了口哨!那清亮、悠扬、略带俏皮的口哨声,完美地替代了本应由木管乐器演奏的旋律,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效果绝佳的伴奏形式。这充满生活气息和即兴感的创意,赢得了台下外国观众一片会心的微笑和热烈的掌声。

“太棒了!口哨!多么天才的想法!”

“这效果!简单却出奇地好!这才是真正的民间智慧与音乐的融合!”

“这首曲子本身就妙极了,加上这口哨,简直令人难忘!”

旗阵在欢快而独特的乐声中缓缓通过主席台,阳光照耀着色彩斑斓的旗帜和年轻学子们朝气蓬勃的脸庞,为红河嘉年华会拉开了一个充满活力、中西交融、令人印象深刻的序幕。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预示着这将是一场非凡的盛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