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巨鹿决战44——大战落幕(1 / 2)

加入书签

六韬曰:“所谓六守:‘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三是忠诚,四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谋。’”

汉军外遭卜己拦路,内受典韦领骑兵袭杀,乱兵裹挟着汉将仓惶退入巨鹿城。

皇甫嵩屡遭伏杀灰心丧气,身边围绕着一伙伙身怀伤痕败军,再次登上沐浴战火的残破巨鹿城,遥想昔日于此坑杀几十万张角残部,那时何等意气风发,恢弘气概。

如今却是残兵败将,落荒而逃,一时间触景伤情,怀思悲切,悲叹惆怅。朱儁见其满面失落,悲秋怀古,身形孤单寂寞,忍不住劝慰道;

“左将军为何自我否定,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得失算不得什么,汉室沃野万里,天下十三州尽归一统,翻云覆手便是百万大军。

运有尽时,不可与天相争,当蛰伏以待天时也!

今今我军食尽,士无战心,若分兵拒敌,恐军卒离散,不复勇健。

倘若战之不利,军心必大乱也。

贼首武临不时将至,可乘机举兵出战,不如将军亲率壮北入大路泽湖,一叶扁舟可鸟入青霄也,吾甘愿为诱饵,自引本部西当黄巾军。

望将军一路缓缓而退,重振旗鼓,匡扶汉室,莫学霸王乌江不渡,自甘灭亡。”

皇甫嵩闻言大怒,面色一冷,当即愤慨道;

“汝如此小觑吾,岂能贪生怕死,以将士性命换取独活。

本将军纵横天下,历经大大小小数十战,东击张角,渡漳水灭张梁于广宗,围剿张宝在下曲阳,伏杀波才于邯沟,匪首张曼成、于毒、白绕、眭固、张饶接连授首沙丘,聚斩敌兵乌合百万!

今休言退兵,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自当与贼首武临决一死战!”

朱儁知皇甫嵩心存死志,顿感大惊,劝阻道;

“不可,万万不可,将军乃国之金梁,岂能以身犯险,以身饲虎而!”

众人闻之默然,对皇甫嵩做诱饵之事皆不语,均知唯有叛军首要目标就是此人,皇甫嵩屠杀百万黄巾,两者间仇深似海,恨之入骨,恨意滔天绝不可磨灭。

皇甫嵩自知周未反应,幽然叹息道;“两千残军困于巨鹿,战之不利,无处可退,军早晚必败也。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诸位皆是朝廷栋梁,吾欲以一死换众人生路,今叛军誓杀我等,其中仇怨不可调节,唯有一死也!

吾意已决,休要多言,请众位撤往北门,待前方大战一起便携带心腹逃命去吧!

汉室拜托了,皇甫嵩在此叩谢!”

言毕,皇甫嵩怅然一声叹气,朝刘焉、袁绍、袁术、孙坚、曹操、刘备当众跪谢,众人顿感悲切,急忙上前搀扶,相看无言只得仓然泣下。朱儁心生悲切,堕泪道;

“将军如此豪杰,临危赴死以及心系汉室,令吾羞愧不已。

如今卢公深陷贼营,左将军又慷慨赴死,公伟岂能独活于世。

吾三人一同出关,各率北军绞杀叛军,吾亦是手染数十万性命,贼首岂会纵容公伟存活,今愿同将军血战沙场,同生共死也!”

皇甫嵩本欲拒绝,可见朱儁双眼无光萌生死意,求死心切,两人紧紧握住双手愁怅万千。

众人商议完毕,皇甫嵩、朱儁统率两千残兵聚集南门,刘焉、袁绍等赶赴北门,抓紧时间拆除房屋打造渡湖木筏。

城内汉军商讨对策时,程昱统帅联军追赶而来,遥望城内烟火缭绕,一道道醇香肉食味道经久不散,顿时凛然。

程昱知汉军酒足饭饱后必出城决战,急忙问斥候道;

“将军此时到何处?”

一名不知姓名信使窜出来回到:

“禀程司马,将军统兵八万大军急速行军,五更时分前锋兵马可至,黎明前兵马当聚集城下!”

程昱心感不妙,面露担忧道;

“太慢了,皇甫嵩半个时辰内必出城决战,立即传令将军全力行军,希望能赶得上!”

典韦见程昱心绪不安,心生不快,大喊道;

“汉军不过几千残兵,又个个带伤战力大损,无需将军亲至,吾麾下三千骑兵入阵冲杀,不消半个时辰便全歼之,这般畏首畏尾令吾等不耻!”

程昱一时语塞,暗道自己的确是多疑了,皇甫嵩身临险境,犹如待死羔羊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如何能天降神兵杀出重围。

程昱思虑至此,神情轻松,对诸将嘱咐道;

“汉军此时绝无生路,唯有求死一战,当全军围困城池,万不可放过一人。

皇甫嵩忠心朝廷,性格刚毅,近五十万汉葬送巨鹿,乃千古罪人,即便能逃生也断然拒绝。

此人名声显赫,忠勇无二,且会苟且偷生,必是选择轰轰烈烈战死。

定要活捉皇甫嵩、朱儁二贼,为百万黄巾军复仇,圣女亲人悉数埋葬与二人手中,此滔天功绩莫要错过!”

闻听此言,诸将心神一晃,暗自大喜,纷纷暗中较劲要夺取头功,魏延、管亥等后面加入之将更是眼热,暗付绝不可放过此大功。

张宁在军中威望颇大,徐晃、薛兰、黄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