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活不了几日(1 / 2)
“这位公子高热好几天都没退了,怕是活不了几天了。”
王夏云站在屋门口,没敢靠近,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声音里带着几分惋惜。
她这些日子看温承煜气质不凡,却落得这般境地,心里也有些不忍。
陆绾绾心头一紧,强压下焦虑,对着王夏云道:“王婶子,我家表哥现在的身体不宜搬动,还要在您家多借住几日。
稍后我让人给您送些银子过来,再派一些人在这里看护他。”
“不用不用!”
王夏云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局促。
“我也没帮上什么大忙,这瘟疫凶得很,你们不嫌弃这地方就好。”
她心里早已认定,染上瘟疫便是等死。
说完,她便退到了侧面的小屋歇息,临走前还不忘叮嘱:“里面那位公子,你们尽量别靠近他。
要是需要送汤水,记得用布把口鼻捂住,手上也多缠几层布,别直接碰他用过的东西。”
看着王夏云离开的背影,陆绾绾的眉头拧得更紧。
“先回别院。
这里交给府医盯着,我们回去看看太医那边有没有新的方案。”
温行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抚道。
两人刚踏进别院的大门,就见几个身着官服的太医提着药箱匆匆赶来,为的正是宋太医。
“陆小姐,敢问白姑娘可还在京城?”
宋太医脸上愁云密布,眼神中带着些许期盼。
陆绾绾摇了摇头,“白姑娘前些日子便外出游历了,我也不知道她如今在何处。”
宋太医的眼神暗淡了下去。
原本还寄希望于白浅浅,想着若是她能来,这瘟疫定有办法可解。
“宋太医,永平县的情况如何?”
一旁的温行之开口问道
宋太医收敛了失落,神色严肃起来:“回殿下,臣等方才去巡视了一圈,现瘟疫的源头应该是从杏花村传出来的。
如今相邻的三个村子都出现了感染病例,每日都有百姓病逝,若是再控制不住,恐怕会蔓延到县城里。”
“可有应对之法?”
“按照以往应对瘟疫的经验,眼下只能先将所有感染的百姓隔离起来,再把病逝者的尸体全部火化,避免瘟疫进一步扩散。
至于治疗”
宋太医顿了顿,语气满是无奈,“臣等暂时还没有找到对症的药方,只能将一些常用应对高热的汤药送过去试试,能不能活下来,全看患者自身的造化了。”
“靠造化?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陆绾绾下意识就脱口而出。
这些被感染的人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让他们等死了。
宋太医脸上满是愧疚,躬身道:“陆小姐,我们也想救百姓!
可瘟疫不是平常伤风感冒是在下学艺不精,辜负了殿下与百姓的信任。”
“宋太医,太医院确实学医不精,这么多年都未研究出应对瘟疫的方法。”
温行之语气中带着寒气。
太医院的这些太医,已经只记得怎么如何医治皇宫中的人了,完全忘记平日里该专研一些其他病例了。
随即,他又转身对陆绾绾轻声安抚道:“既然我们来了,自然会全力寻找治疗方法,挽救百姓的性命。”
陆绾绾渐渐平复了心情,她回想了一下在现代应对传染疾病时,都是如何做的。
她也不管这些方法有没有有用,一股脑的全部都讲给了宋太医听。
如隔离区的衣物都要用水朱凯消毒、大家尽量要带上口罩等。
宋太医越听眼睛越亮,连连点头:“这些方法虽然新奇,却很有道理!
有些细节我们忽略了,若是能做好防护,定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的几日,永平县陷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
温行之虽未亲自接触患者,却一直在协调各方,调动药材、安排人手、安抚百姓,几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陆绾绾则埋于纸笔之间,努力回想现代应对瘟疫的方法细节,将消毒、通风等要点一一写下,交给宋太医参考。
宋太医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白天带着太医们去看那些患者,晚上则在药房里熬煮汤药,反复试验新的药方。
温承煜这几日高热一直未退,但好在服用了九转还阳丹,整个人像是陷入了沉睡。
“陆小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府医跪在床边,刚为温承煜换完退热的帕子,语气满是焦灼。
“虽有丹药吊着性命,可他始终高热不退,对外界毫无反应,这跟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再拖下去,就算熬过瘟疫,脑子也可能被烧坏。”
陆绾绾也知道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可太医们研究了几日,汤药试了十几副,都毫无效果。
她心里也十分焦急,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白浅浅了。
只希望白浅浅如今能够收到她放出去的消息。
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推门声,“你们是何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