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暗藏玄机(1 / 2)

加入书签

顾清然被这一声厉喝吓的跪倒在地,大喊“长公主饶命!

臣女是被冤枉的!

臣女是真的不知道这簪子里面有花粉!”

“证据确凿,还敢狡辩!”

长公主厉声呵斥。

一直沉默的贤妃突然开口:“公主,您先消消气,仔细想想,方才王爷是扭动机关才打开了簪,可见这簪子的空心处是密封的。”

她语气平淡,目光落在顾清然身上,缓缓补充道:“方才在亭中,瞧着顾小姐并未动过头上的簪,若是花粉一直封在簪子里,没有外泄,公主又怎会接触到?”

顾清然猛地反应过来,连忙喊道:“对!

贤妃娘娘说得对!

就算簪子里有花粉,臣女也没打开过机关,花粉根本没撒出来!

公主的过敏绝不是臣女引起的!”

殿内瞬间陷入寂静,众人面面相觑,贤妃的话确实有道理,若花粉一直密封在簪中,确实无法引过敏。

难道真的另有隐情?

就在这时,陆绾绾上前一步,语气沉稳:“长公主,臣女想仔细看看这支梅花簪,或许能现些线索。”

长公主点头应允。

陆绾绾从温行之手中接过断开的簪,先是翻看了空心的簪身,又将目光落在被众人忽略的簪头,方才所有人都盯着空心的簪身,却没人注意到簪头花瓣的内侧。

她抬手将簪头凑到眼前,借着殿内的光线仔细端详。

她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容,转身对宫女吩咐:“麻烦你端一盆清水过来。”

宫女虽疑惑,却还是端了一盆清水上前。

殿内众人都不解地看着陆绾绾,不明白她要做什么,查花粉为何要用水?

只见陆绾绾将簪头缓缓浸入水中,清水没过簪头时,隐约能看到小小气泡,待空心处灌满水后,再慢慢将簪头抬离水面。

清脆的水滴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众人定睛一看,竟有细小的水珠从簪头里渗出。

“原来如此!”

有人率先反应过来,低呼出声。

陆绾绾举着簪,走到顾清然面前,语气平静道:“顾小姐,这簪头里藏着细孔,方才用水一试便知。

你将花粉装进空心的簪身,戴在头上时,簪头有坠饰偏重,簪身自然倾斜,无需你动手操作,花粉便会顺着惯性滑到簪头的空心处,再通过这些细孔悄悄散出来。”

她顿了顿又继续道:“方才在亭中,偶尔有微风掠过,这些细微的花粉从细孔处漏出来时,刚好被风吹到长公主身边,她吸入后,才引了过敏。”

长公主看着那渗水的簪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对陆绾绾道:“你心思倒是缜密,若不是你用这法子,还真难现这簪头的猫腻。”

“臣女真的不知道,不知道这里面有细孔”

顾清然整个人都瘫坐在地上,眼中无神,只是嘴里叨念着这句话。

陆绾绾看着她失魂落魄的模样,心里忽然生出一丝疑虑,顾清然的惊慌不像是装的,倒真像是第一次知道这簪子藏着机关。

难道这梅花簪的玄机,连顾清然自己都不清楚?

她正想再细想,刘嬷嬷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几分疲惫:“沈大人,将顾清然带下去,按宫规审问处置。

今日之事就到这里,公主身子不适,该歇息了。”

沈砚躬身领命,示意侍卫上前架起顾清然。

顾清然被架着起身时,还在挣扎着哭喊:“我是被冤枉的!

有人害我!”

“沈大人请留步。”

陆绾绾突然开口,叫住了转身要走的沈砚。

沈砚停下脚步,语气带着几分疑惑:“陆小姐?”

“顾清然方才的反应,像是真不知晓这簪子的机关。”

陆绾绾斟酌着开口,“沈大人审问时,或许可以多问问这梅花簪的来历,是否有其他人碰过,免得错判了案情,让真正的幕后之人逍遥法外。”

沈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寻常女子遭遇这般陷害,定然对顾清然恨之入骨,陆绾绾却能冷静分析,还为顾清然辩解,这份气度实属难得。

他拱手道:“陆小姐放心,沈某定会仔细审问,查清簪子的来龙去脉,绝不会随意定罪。”

说罢,便带着侍卫押着顾清然往殿外走去。

“沈砚如何审问你都要关心,要不要本王也送你去大理寺待着,好让你离他近些?”

温行之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陆绾绾此刻没心思跟他斗嘴,只淡淡道:“王爷,我先回府了。”

今日之事看似是顾清然陷害她,可细想下来,处处透着古怪。

顾清然以为调换了她的香囊可以陷害她,可是顾清然却似乎都不知道香囊里面没有花粉,梅花簪子里面才是真正藏花粉的地方。

温行之见她神色凝重,只是默默跟在她身后,一路护送她到陆府门口。

看着她平安走进府中,温行之才转身离开。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刚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