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昆仑山封禅第一帝(5 / 6)

加入书签

远卸职度支司参军之职,调去遥远的灵州为巡抚,也与韩玖光的到来有关。

    李骁不愿韩氏兄弟在中枢权力过密,此举既是制衡,也是对韩家的另一种重用。

    随后,韩玖光又向李骁汇报:“大王,辽国兵部侍郎乌延班素派人联络了臣,声称愿意为我北疆做事。”

    毕竟他的身份已经暴露,耶律直鲁古已经不信任他了,而且还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继续留在王廷没有什么用处,但他在王廷当了这么多年的中书令,明里暗里的发展了不少心腹。

    再加上如今北疆势大,还是有不少辽地官员愿意暗中为北疆传递消息。

    此前王廷与古儿王朝开战的消息,便是他的心腹传给锦衣卫的。

    所以,韩玖光也成为了北疆与王廷官员沟通的一道桥梁。

    闻言,李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能在王廷埋下这么多眼线,又能让辽地官员主动投诚,倒是立了大功。”

    “本王会让锦衣卫去联络乌延班素,只要他有价值,能为我秦国提供足够重要的情报,本王不吝赏赐,更不吝保他前程。”

    说完,李骁话锋一转:“你韩家的子孙,若是愿意,可送去军中历练。”

    如今秦国初建,正是用人之际,像韩玖光这样有功劳的敌国官员,也可以在秦国做官。

    但等日后秩序稳定,行称一套固定的规则,官员大多就要从军中转业担任了。

    没有军方背景,在官场上将很难立足,这既是规矩,也是对官员能力的考验。

    韩玖光连忙躬身:“臣明白,谢大王提点,臣回去后便与家中子孙商议,让他们多去军中磨练。”

    韩玖光也算是看明白了,北疆以武立国,没有军功根本混不下去。

    想要韩家长盛不衰,除了与李家联姻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子孙从军立功。

    否则只会被逐渐边缘化。

    汇报完正事,韩玖光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大王,臣还有一请示,如今大王已称秦王,北疆已成秦国。”

    “臣以为,应当前往金山祭祀天地。”

    北疆起源于金山脚下、龙骨河流域。

    可以称之为崛起于金山龙水之间。

    这两地在北疆文化中,本就有着特殊意义,如今李骁称王建国,的确应当在金州重塑正统。

    而且这封建时代,祭祀本就是是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如今北疆各州,佛教、绿教、景教的生存土壤越来越少。

    虽有一些百姓供奉李骁的画像,但大部分人仍在祭拜天地。

    “若大王能在金山龙水正式祭祀天地,既能顺应民心,也能彰显秦国的正统地位。”

    李骁沉吟片刻,点头同意:“你说得有道理,金山龙水是北疆的根,如今建国,是该去祭祀一番。”

    “此事便由你牵头准备,选个吉时,本王亲自前往。”

    “臣遵旨!”韩玖光心中一喜,连忙应下。

    在这个时代,“天命”与“祥瑞”是凝聚民心、确立正统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传闻,既能让北疆百姓对故土产生更强的归属感,也能让李骁的统治更具“天命所归”的合理性。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