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称王(1 / 7)

加入书签

    渭水便桥上的盟约签署刚结束,苏师旦便迫不及待地跟着胡立回到了北疆军的中军大帐。

    对着李骁连连拱手,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大都护英明。”

    “此次渭水之盟能顺利达成,全赖大都护鼎力支持,下官总算能给官家、给相爷,也给大宋的百姓们一个交代了。”

    他语气激动,眼角都带着笑意。

    此次出使北疆,他本以为要费尽心机才能说动李骁与宋国深度联盟。

    却没想到借着北疆对金国的强势,不仅让金国在对宋条款上做出让步,还保住了韩侂胄的性命,这对处境艰难的宋廷而言,已是天大的喜讯。

    李骁看着他兴奋的模样,淡淡一笑,示意他坐下说话:“宋使不必客气,北疆与宋国本就有共同的敌人,相互扶持也是应有之义。”

    此次盟约,除了北疆与金国的核心条款,宋国与金、北疆也分别签订了两份盟约。

    宋金盟约,核心有六条。

    其一,盟约签订后半月内,两国全面停战,金国不得再侵犯宋国领土。

    其二,领土方面,金国同意从扬州、滁州撤军,但不会完全撤出淮南,濠州(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将划归金国,准备作为他们下次南下的前进基地。

    毕竟宋国是战败方,就算是有着北疆的帮助,也很难保住全部领土。

    更何况,北疆又不是宋国的保姆,只要宋国还有着能跟金国干仗的实力,损失多少,李骁根本不在乎。

    所以在赔偿方面,北疆没有为宋国张目,不过宋国不差钱,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

    宋国需向金国支付两百万贯铜钱,岁币则仍按四十年前的隆兴和议标准,每年支付二十万两白银与二十万匹绢。

    其四,双方互不干涉内政,这一条算是彻底保住了韩侂胄的性命,金国不能再以索要韩侂胄的首级为条件。

    其五,两国地位上,宋国总算是抬了抬头,不再像从前那般屈辱。

    南宋建立之初的绍兴和议,宋国向金国称臣;二十年后隆兴和议,宋国称金国为‘叔叔’。

    此次金国最初竟要求将关系升级为‘伯侄’,被北疆否决,才改成了平等关系。

    毕竟北疆与宋国也是兄弟之国,金国敢称叔叔?那又将北疆置于何地?

    拿着手中新鲜出炉的盟约,苏师旦心神振奋。

    有了他,自己的功劳也就到手了,回到临安之后,青云之路就在眼前。

    于是再次感激李骁道:“是大都护您出面斡旋,才维持住了我大宋的体面,这份恩情,大宋绝不会忘。”

    李骁闻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北疆与宋国互为兄弟之国,自然不能看着宋国再受金国的屈辱。”

    “回去告诉你家国主,女真鞑子没什么好怕的,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

    “砍了就完事。”

    苏师旦尴尬的点了点头,这句话回去跟韩相爷说就行了,没必要再去刺激皇帝。

    之前金国使臣来临安要求斩杀韩侂胄之时,便曾嘲讽皇帝赵扩无能,连宰相都管不住。

    虽然赵扩的确是个盖章的傀儡,但人家也是要脸的。

    “硬气点,万事有我北疆给你们兜底呢,别给咱汉人爷们丢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