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萧燕燕生花棒,金国调停(6 / 7)
总之,李骁的既定国策就是将华夏的百姓向外迁移,解决中原土地矛盾的同时,更是让更多的疆域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
随后,李骁又简单讲了讲牧场制度:“到了草原,你们会被分散,与草原人混编组建一个个千户。”
“你们可以租种牛羊和草场,只要勤恳劳作,以后会慢慢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牛羊和房子。”
“日子会比在夏国时好上十倍百倍。”
“不用担心苛捐杂税,因为我北疆只收两成的租子和两成的牧税,不会再向你们收取其他任何钱。”
“你们更不用担心战乱流离,因为有强大的北疆铁骑保护着你们和家人的安全。”
“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安稳度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李骁大饼画着,战俘们听着,脸上的恐惧渐渐消退,眼中多了几分向往和期待。
他们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穷苦出身。
靠着给人种地维持生计,仅仅是田租便有五六成,还要忍受很多苛捐杂税,一年到头连饭都吃不饱。
就算是去当兵、服兵役,拿到手的军饷也不足原本的三分之一。
况且,夏军一直在打败仗,想去劫掠都没条件。
但是李骁说的这些事情,让很多人都激动了起来。
虽然要去漠北那片茫茫未知的苦寒之地生活,但至少能让一家人的生活过的更好。
这就比什么都强。
人群中的议论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不再是惶恐不安,而是带着些许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这些战俘们的反应,李骁微微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这种人吃人的年代,别管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的,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那就是好国家。
别是说漠北了,就算是再冷的地方,也有人去。
随后,李骁又去了其他几个战俘营进行演讲。
斡罗孩城之战中,共俘获五万多夏国军民。
将其聚集在一起的话,若是引发混乱,便不好收拾,所以分批次的来。
果真,当李骁将北疆的政策告诉所有军民的时候,很多人的心思都被吊了起来。
与其在夏国忍受着高昂地租以及苛捐杂税,倒不如去漠北闯一闯。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愿意去漠北,但却也容不得他们。
李骁可不是在跟他们商量。
等到五轮演讲结束,李骁回到金帐,大口喝着水。
看向身旁的传令官,问道:“克夷门有没有消息传来?”
斡罗孩城之战后,李东江便率部迅速南下直逼克夷门,可惜夏国的援军已抢先抵达,凭借有利地形,将北疆军死死挡在贺兰山以北。
“回大都护,李将军的兵马还在克夷门外鏖战。”传令官道。
“夏国军队虽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夫,战力有限,但克夷门的地形对我方十分不利。”
“那里道路狭窄,高低不平,易守难攻,我大军根本无法发挥大规模骑兵冲锋的优势,进展颇为艰难。”
李骁微微点头,这个结果并未出乎他的预料。
克夷门乃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