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筹备就绪复雨欣(2 / 4)
呢。这大热天的,也挺不容易。”
张妈闻言,叹了口气,放下饭碗,脸上露出怜悯的神色:“唉,说起小杨这两口子,是看着有点让人心里不好受。结婚三年多了吧?听说是因为天生在生育方面有点缺陷,一直没孩子。他老婆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又没有个正式工作。这马明玉又不像我们老家伙,在家里待的住,老的小的都有的忙。她可是年纪轻轻的,天天一个人守在家里,上无老下无小,杨成新要是去工地不回来,她连做饭的心思都没有。我看她经常就是随便糊弄一口。这日子过的……年纪青青的,跟混吃等死也没什么两样,看着都憋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妈这番话,一下子触动了江春生。他想起318项目马上开始,民工们有于永斌他们自己安排,但项目部这七八个管理人员的吃饭问题也得解决。若是安排给有困难的职工家属,也算是一种福利和照顾。
他心中一动,放下筷子,对老金建议道:“金队长,我们318项目马上要开始了,项目部不是需要个做饭的人吗?您看……是不是可以让杨师傅的爱人来?就在尤组长家楼上那间厨房做饭。这样既解决了项目部吃饭的问题,也能给杨师傅的爱人找点事做,多少有点收入,也她走街串巷的卖冰棒好。”
老金听了,眼睛一亮,用筷子点着桌面:“哎!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呢!杨成新是队里的老师傅,一直勤勤恳恳,家里这个情况,队里也确实应该多关心照顾。让他爱人来做饭,合适!离家也不算太远,杨成新开推土机,吃住基本都在工地,他爱人也正好去烧饭陪着他,互相有个照应。好事!这是好事!”
他越说越觉得可行,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了!晚上我就去杨成新家一趟,亲自跟他说这个事。也算是队里对他们这个特殊家庭的一点关爱,让他安心在工地干活。”
解决了杨成新家的事,饭桌上的气氛更加融洽。大家边吃边聊,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吃完饭,老金和江春生又坐下来喝了一杯茶后,两人才一起来到前面的副队长办公室。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带着夏日的灼热。老金泡了一大缸浓茶,和江春生一起坐在办公桌前,开始梳理318国道项目的人员安排。
老金拿出人员花名册和笔记本,神色恢复了工作时的严肃:“小江,这次318项目,人员还是207国道一期工程基层分部的那套人马和机械上。我们这些人,经过了工程磨合,有经验,配合也默契。除了石勇那台装载机,钱队长另有安排,其他人员机械,全部转到318项目上来。”
江春生点点头,拿出自己的本子记录着。这套人马他已经很熟悉,包括测量员、施工员、机械操作手和一部分民工的班组长和骨干民工。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老金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到这个月底,省公路学校,有一批中专毕业生要分配下来。我们工程队这次准备接收6个人,都是路桥专业相关的。我们318项目作为今年的重点工程,队里打算给我们项目上分配两个新学员,跟着学习实践。这可是新鲜血液,你要带带他们。”
“太好了!”江春生闻言很高兴,“正需要人手呢。有科班出身的学员加入,能帮我们分担不少技术上的基础工作。黄家国和胡文也会轻松不少。”他心里盘算着,测量放线、工序检查、资料整理这些工作,正好可以让新学员多锻炼。
“劳务队伍方面,”老金翻着本子,“我们还是用于永斌的那帮人,用熟人知根知底,干活实在,也好管理。于永斌这个人很不错。大事小事都不糊涂,能镇得住场子。”
“于总确实不错,沟通起来也顺畅。”江春生表示同意。
“那行,人员框架就这么定了。”老金合上本子,“你下午就打个电话给于永斌,通知他项目要进场了。让他明天直接去国营龙江农场黄桥分场生产2组找尤组长,把民工住的地方具体落实敲定。告诉他,我们的人员、设备,从明天开始,也要陆续上去,他那边必须准备好!”
“好的,金队长,我待会儿就去打电话。”江春生认真记下。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讨论了一番,江春生看看手表,已经下午两点多了。暑气正盛,办公室里有些闷热。
“好了,主要事情就这些。你先去通知于永斌,其他具体工作,等明天人员到齐了再详细布置。”老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江春生与老金梳理完人员安排,便起身来到了隔壁的队长办公室。他需要用这里的电话联系于永斌。
推开队长办公室的门,只见陈萍正坐在他原来用的那张办公桌后,手里捧着一本《知音》杂志,看得津津有味。听到动静,她抬起头,见是江春生,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声音嗲嗲的:“哟,江春生回来啦?你跟金队长出去看工地怎么样?,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江春生笑着回应,走到电话机旁,“取土场和项目部驻地都定下来了。刚和他把人员捋了捋。现在得赶紧给劳务队伍的于总打个电话,通知他们进场。”
“那你快打吧,正事要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