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前惊闻假凤愿(1 / 4)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1986年6月10日。

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了几分灼人的力道,空气中弥漫着草木蓬勃生长的气息,也隐约夹杂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的独特韵味——那是粽叶的清香和菖蒲、艾草混合的草药香,预示着明天那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昨天,钱队长让刘德才副队长带信给江春生,让他10日早上务必到工程队办公室一趟。江春生心里有数,这多半又是节前的“例行公事”。果然,当他骑着那辆“老永久”准时抵达工程队时,钱队长已经泡好了茶在等他,而陈萍并不在办公室。和以往的几个大节日前夕一样,钱队长笑容可掬地递给江春生一张名单,上面依旧是那几位他的“老朋友”。

“春生啊,明天就端午了,这点心意,还得你帮我跑一趟,给几位老朋友送去。”钱队长指着墙角已经分装好的几个礼品袋,“老规矩,心意要到,话要说到。”

这次的礼品,比起往年似乎又厚重了些。除了常规的、用报纸包得方方正正的两条好烟和两瓶五粮液酒以外,还额外准备了应节的礼物:一小篓子裹着黄泥、看起来就咸香诱人的鸭蛋,以及一捆捆用马莲草扎得结实实的、绿油油的粽子。粽子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的,有四角的,想来馅料也该有红枣的、豆沙的,或许还有肉的,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

与以往不同的是,钱队长这次特意做了安排:“春生啊,这次不用你骑自行车一趟趟跑了。我让小刘开吉普车陪你去。”说着,他朝外面喊了一声:“小刘!”

司机刘刘青松从隔壁财务室应声跑了进来。“钱队长,江工!”

“嗯,你今天上午就跟着江春生,听他安排,把这些节日慰问品送到。注意着点,稳当些。”钱队长吩咐道。

“好嘞!您放心!”刘青松爽快地答应着,和江春生一起,手脚麻利地将几个礼品袋都提上了停在院子里的吉普车。

有了四个轮子代步,效率果然不可同日而语。江春生不用再顶着日头,费力地蹬着自行车,穿梭于县城的不同角落。

他让刘青松按照先远后近的顺序规划好路线,吉普车轻快地驶出工程队大院,开始了“送礼之旅”。刘青松只负责开车,江春生一个人依次将慰问品送达各位钱队长老朋友的办公室,递上慰问品、说着钱队长嘱咐的客气话,因为他们都熟悉江春生,心照不宣地对钱队长表示感谢后,或拍拍江春生的肩膀,或询问几句工程队近况,气氛融洽而高效。

最后一站,是县委县政府大院。当江春生提着给县委办公室刘主任的慰问品,顺利完成任务,从刘主任办公室告辞出来后,他沿着熟悉的柏油路往外走。途径县人事局办公区时,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缓了。

江春生的目光扫过在一片翠绿的柏树林中的人事局办公区——一年半前,他为了办理工作调动手续,第一次在陈晓萱的带领下来这里找周雨欣,和周雨欣打交道的情景历历在目。她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了关键而无私的帮助,这份人情,他一直铭记在心里。他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她,还是在今年4月初的晚上,他去帮朱文沁买丝巾的时候,在临江商场意外碰上的。

“好久没有联系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江春生心里一动,“明天就是端午节,既然到了这里,应该顺便去看看她,问候一声节日好?”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变得强烈起来。他快步走出县委县政府大院,小刘正坐在吉普车驾驶室里等着他。

“刘师傅,辛苦你再跑一趟‘百珍圆’,我得去买点东西看一个朋友。”江春生略带歉意地说。

“没事,江工。”刘青松憨厚地笑笑。

两人很快到了“百珍园”。店里人头攒动,充满了节日的采购热潮。他挤到节日供应专柜柜,精心挑选了四样时令礼品:一盒品质上乘的咸鸭蛋,一盒综合口味的人粽子,一盒色泽乳白、弹性十足的鱼糕,还有一盒用料扎实的八宝饭。这四样东西用印有“百珍园”字样的漂亮纸盒装着,再用纸绳捆好,显得既体面又应景。

提着这四件小礼盒,江春生重返县委县政府大院径直走向掩映在一片苍翠柏树之后的县人事局大办公室。

运气不错,周雨欣正在她的办公桌前伏案写着什么。两个多月不见,她似乎比之前清瘦了一些,脸颊的轮廓更加分明,但眼神依然明亮,只是眉宇间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坐在她前面办公桌的那位熟悉的少妇李姐也在,正端着一个印有“先进工作者”字样的搪瓷杯喝茶。

“雨欣!”江春生站在办公室门口,笑着打招呼。

周雨欣闻声抬起头,看到是江春生,脸上立刻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连忙放下笔站起身:“呀!江大哥!你怎么来了?快请进!”

少妇李姐认出是江春生,笑着点头示意:“是小江啊,好久不见。”

“李姐好!”江春生走进办公室,将手里的礼盒放在周雨欣的办公桌一角,“明天不是端午节嘛,我刚巧来这里办点事,就顺路过来看看你,祝你节日快乐!”

周雨欣看着那四样精致的礼品,有些不好意思:“江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