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饭局再叙情缘深(2 / 4)
>江春生脸一热,“那我先走了,碗筷放着等我回来收拾。”
返回饭店的路上,王涛笑着说:“江工和女朋友的感情可真好啊。”
江春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们是互相关心。”
回到饭店,殷小川已经点好了菜,还要了几瓶啤酒。见二人回来,他调侃道:“怎么样,文沁小妹感动坏了吧?”
江春生点点头:“确实很感谢殷哥和王科长的体谅。”
“来来来,坐坐坐。”殷小川给江春生倒上啤酒,“今天星期天,稍微喝点不妨事吧?”
江春生犹豫了一下:“下午还要工作,我就喝二瓶到顶吧。”
“成!那就来两瓶啤酒,意思意思。”殷小川表现的很是通情达理。“来,先为我们今天的相聚干一杯!”殷小川举起酒杯。
“我们先下一半吧,”江春生提议,殷小川也不勉强。
三人举杯相碰后,江春生喝了一大口就放下了杯子。
殷小川喝下了大半杯后,吃了几口菜,切入正题:
江老弟,不瞒你说,我陪王科长这次来找你,就是想你们个工程都用他们的水泥。临江县水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产品质量绝对过硬,这些年也供应过不少工程。”
王涛接过话头:“是啊,江工。我们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甚至某些指标还超过标准要求。而且质量稳定。这些年县里好多建筑用的都是我们的水泥,从来没出过问题。这是我们的产品检测报告。”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江春生。
江春生接过报告,仔细翻阅起来。对于水泥的各项指标,江春生的电大教材里面,关于水泥混凝土几项核心材料的各项指标分析与要求,已经非常详细。所以,他对水泥的各项指标再熟悉不过。从报告上看,临江县水泥厂的产品确实不错,细度、初凝终凝时间、三天、七天早期强度等关键指标都达标。
“数据看起来不错。”江春生谨慎地说,“不过,实际在工程上用水泥时,水泥进场后,我们都会现场取样,送到总段实验室检测,复检合格我们才会使用。”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王涛连连点头,“只要给我们一个参与竞争的机会,我们就有信心拿下这个订单。”
江春生放下筷子,认真地说:“王科长,我不是推脱,确实水泥采购这事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路面工程是刘副队长负责,而且这种大批量采购,最终还得钱队长拍板,甚至可能还需要指挥部批准。”
“这个我们明白,”殷小川给江春生夹了块鸡肉,“不需要你拍板,只需要你帮忙引见引见,创造个机会让王科长他们去推介一下。成不成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你看行不?”
王涛赶紧补充:“我们厂的产品质量绝对是有保证,价格上也一定会给最优惠的。毕竟我们是本县的企业,我相信县里的领导也是希望看着本县的大型建设工程用本县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支持本地经济发展也是县委县政府所倡导的对吧!”
江春生沉吟片刻,道:“这样吧,路面进场施工,应该是要到下个月中旬。时间还早,改天你把你们厂325和425两种标号水泥能合作的最低出厂价,也就是一次性到底的价格告诉我,我先探探钱队长的口风,看看水泥采购的计划是怎么安排的。我相信,如果你们的产品质量过关,价格上又有优势,生产上又有保证,我们领导应该会考虑去你们厂考察一下。但最终怎么决定,那都是领导的事。”
王涛顿时喜形于色:“到时候只要你们领导有意到我们厂考察,这样就足够了!我们就会拿出最大的诚意,争取合作成功。——太感谢了。来江工!敬你一杯。”
殷小川也高兴地举起酒杯:“好好好!有江老弟这句话,这事就成功一半了!来,一起喝一个!”
三人碰杯,一干而尽。
殷小川往江春生碗里夹了块鸡肉:“江老弟,你是不知道,我在技术监督局,经常跟县里的企业打交道。我们县水泥厂这几年经营不易啊。市场竞争激烈,大厂家的产品源源不断进入我们县,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厉害。这次207国道改造,可是个发展的大机会。”
江春生放下玻璃杯,沉吟片刻:“殷哥,王科长,207国道改造工程确实是大事,但目前只开工了从与松江市交界处到酒厂这一段,全长三公里左右。后面的工程什么时候启动,还得看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安排。”
王涛急切地问:“那这三公里,大概需要多少水泥呢?”
江春生心里默算了一下:“工程股的黄工做过初步测算,一公里大约需要1000吨水泥。三段就是3000吨左右。”
“3000吨!”王涛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可是我们厂建厂以来最大的一单业务了!要是能拿下,这对我们厂的发展也将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江春生问道:“王科长,你们厂年产能多少?如果接下这个工程,供应能跟上吗?”
王涛一听谈到具体问题,立刻来了精神:“我们厂现在年产能是接近五万吨,现在正在扩建一条生产线,年底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