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陌上春醒余烬暖(2 / 3)
下来。
时间似乎走得有点慢。江春生百无聊赖地看向西边的鱼塘方向,李志超的身影就在五十米开外,他正在塘边忙碌地支竿打窝。李志菡也走到了他身边,姐弟俩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又过了好一阵,才听到身后传来清脆的转铃声。
江春生回头,眼前一亮。
朱文沁正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朝他而来。车是女式全链盒小凤凰,车身是闪亮的黑色烤漆,三角大架上还包裹着出产的保护膜。镀铬的车把、轮圈还有钢丝,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还长着毛刺的轮胎,都是胀鼓鼓的,显得格外精神。这车与朱文沁身上那件米黄色的针织外套、酒红色长裙搭配在一起,尽显一股青春蓬勃的都市气息,与这略显粗粝的乡镇与田园背景形成奇妙的对比。
“嚯!”江春生忍不住赞叹一声,迎了上去,“好新的小凤凰!叶欣彤的?”他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惊讶和好奇。在他的印象里,叶欣彤骑的是她大舅老田淘汰下来的一辆破旧“永久”男式二八大杠,车身锈迹斑斑,链条松垮,骑起来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
朱文沁单脚支地停稳,脸上带着笑:“是她的呀!彤彤妹妹说刚买不久,宝贝着呢。我说借去镇上,她二话没说就把钥匙给我了,还加了气。”她拍了拍光洁的车座,“怎么样,漂亮吧?”
“漂亮!”江春生由衷地说,目光仔细打量着这辆新车,心中涌起一股欣慰的暖流。这不仅仅是一辆车的变化。从破旧的老“永久”到崭新的“小凤凰”,从初来时那个怯生生、被她大舅严厉管束的小丫头,到如今掌管一百多号人厂子行政事务、独当一面的办公室主任……叶欣彤的日子,是真的越过越好了,像这春日里的树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他想起自己当初向李大鹏引荐叶欣彤和杨登科时,李大鹏虽然满口信任,但他还是能看出李大鹏带着点将信将疑。如今看来,这两人都成了厂里的骨干,一个坐稳了办公室主任,一个管着厂里的原材料采购,深得李大鹏的信任。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以前李大鹏叫叶欣彤是,都是称呼“小叶”,今天他听到的称呼都是“叶主任”。这是一种尊重与发自内心的工作认可。这份知人善任的成果,让江春生感到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比自己取得成就还要高兴几分。
“看来她现在过得挺滋润,工作上很顺心,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不少。”他笑着说,语气里有种兄长般的欣慰。
朱文沁也笑,正要说话,却忽然想起了什么。她小心翼翼地把自行车在杉树旁支好,然后低头打开自己随身挎着的那个小巧精致的咖啡色皮包。在里面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信封没有封口,鼓鼓囊囊的,显露出里面一厚沓钞票的轮廓。
“喏,”她把信封递向江春生,一脸俏皮,“你的那位彤彤妹妹让我带给你的。”
江春生微微一怔,随即了然,脸上浮起一丝有些无奈又习惯了的笑容。他今天出门没带包,顺手接过那沉甸甸的信封,“又麻烦她了。”他掂量了一下,随即又递还给朱文沁,“你先帮我收着吧,我现在也没地方放。”
对于江春生不查看信封里东西就知道是什么,朱文沁毫不意外。她顺从地接回信封,重新放回自己的小皮包,拉好皮包拉链。
她抬起头,一双明亮的眼睛看向江春生,带着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春哥,彤彤妹妹说,这是你今年一、二两个月的工资,还有……两百块钱的年终奖。”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眉头微蹙,“可是,我有点不明白,你明明在工程队工作,怎么会在这里……在治江铸造厂领工资?而且看起来……工资标准还不低?”
在叶欣彤办公室拿到信封时,这个疑问就在朱文沁心里盘旋了,她忍着没当场问叶欣彤,觉得这问题还是直接问江春生更合适。
江春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不禁莞尔。他倚着树干,双手插进裤兜,姿态放松,开始解释:“这事啊,说来话也不长。我,于总,还有城里临江县机械厂翻砂车间退休的老车间主任刘光明,是铸造厂特聘的顾问,都签了聘用合同,约定每个月顾问费——也就是顾问工资五十块,按月发放。”
“顾问?”朱文沁对这个词有点陌生,甚至遥远。在她的印象里,只是在一些战争片里面,看到过有某国顾问这样的角色,而且都是傲慢的坏人。
“嗯。就是厂里遇到一些经营上的难题,或者技术、管理方面拿不准主意的时候,会来问问我们的看法,提点建议。”江春生解释道,“后来刘主任被李大哥直接请到了厂里,当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所以现在挂顾问名头拿这份钱的,就剩我和于永斌于总两个人了。”
“于总?于大哥?”朱文沁更惊讶了,“他不是铸造厂的销售总代理吗?拿代理的佣金还不够?怎么还……还当顾问领工资?这……这不是重复了么?厂里不是多花了一份冤枉钱吗?”在她朴素的认知里,这似乎有点矛盾,她细腻的心思,立刻抓住了其中的交叉点。
江春生笑了,眼中流露出赞许:“表面看是这样的。不过文沁,这个‘顾问’的身份,考虑的是厂里整体的、长远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