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青年节颂(2 / 3)

加入书签

的一手毛笔字写的非常好。我昨天已经跟他说好了,请他帮我们书写稿子上墙。”王雪燕说道。

“哦!那就太好了。哎!稿子收的怎么样了。”江春生说罢塞了一片牛肉在嘴巴里。

“收了五六份,都是几个办公室的。昨天下午我又全部催了一遍,要求他们在今天下午三点前要全部交稿。”王雪燕道。

“他们都有传真,会发到业务办公室那边。我已经跟业务的孙经理讲好了,收到稿件的传真就拿给财务的蔡经理。”

“你安排的真周到。”

听到江春生的夸赞,王雪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业务室的那个小黄你了解吗?”江春生想起了昨天的一幕。

“不怎么了解,怎么啦?”王雪燕疑惑的问道。

“我感觉他有点不正常,建议你离他远一点。”

“是吧!那个张姐张会计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看来我得听你的,离他远一点。——哎~,你快吃吧,我们光顾着说话了。不跟你说了。等你吃完我们再说。”王雪燕说完不再说话。

她把身后的一条发辫顺到身前,把两条辫稍放在一起比较了一下长短,就开始拆一条辫稍的丝巾,然后又松开黑色橡皮筋,拆散一小节辫子又重新辫了起来。她辫的非常认真。

江春生被王雪燕的这种旁若无人的投入吸引住了。连嘴巴都忘记了咀嚼。真的跟李志超说的一样,王雪燕这是对自己完全不设防啊!

这是对自己信任到了什么程度才让她如此的自在与放松。难道真的有前世、有约定、有轮回。江春生决定有空再把《易经及其注释》找来仔细研读研读。

“哎!江春生:你怎么不吃了。”整理好辫子的王雪燕看着有点发呆的江春生道。

“哦!我已经吃完了。”江春生说完起身拎着保温桶就“逃”出了办公室。

等江春生再次来到办公室,王雪燕把收到的几份稿件递给江春生,让他也看看。告诉他其中有一篇是她写的,并客气的要他提提意见。

江春生坐在沙发上,一张一张的认真读了起来。

除了一篇散文,其他的几篇都是诗歌。

手上的这篇散文正是王雪燕写的,字迹十分隽秀。

江春生忍不住抬头,看了正在办公室前认真书写材料的王雪燕一眼,开始读了起来。

散文的题目是:青年节颂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笑、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绚丽、浪漫的色彩。凭着一腔爱国血肉,他们不畏军警的镇压与逮捕,坚持抵抗北洋政府签署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合约》,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1919年的青春已过,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她却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碑之上,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梁启超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整个人生旅途中最绚丽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最小的花也不会拒绝开放。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就该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就该用生命来点燃未来;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党在召唤,国家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春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吧!在治江基层供销社、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在伟大祖国的蓝天下,放飞青春!放飞理想!放飞未来!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微笑,成长……

写的太好了。少年强则国强……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最小的花也不会拒绝开放……以青春的名义微笑,成长……

王雪燕的内心充满了激情与火焰。

“燕子!——燕子!”江春生先是轻轻地叫了一声,见十分投入写材料的王雪燕没有听到,便提高了声调。

“嗯!”王雪燕停笔抬头平静的看着江春生。

“你的这篇散文写的太绝了!我拿过去仔细拜读拜读。”江春生说罢起身就走出了办公室。

“太绝了?——这家伙还真会戴帽子。”王雪燕自言自语的摇摇头继续埋头书写。

江春生回到办公室,老田带着老花镜正在办公桌前认真的阅读报纸。

“田叔!”江春生礼貌的打了个招呼,坐下来拿出工作日记本,准备把王雪燕的《青年节颂》抄录在日记本上。

“小江啊!你已经被我借出去了,这边可以少来。多去燕子那里呆呆。”老田看了一眼江春生继续看报。

“哦!”江春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交给你的半年任务可别忘了,完不成我可饶不了你。”老田道。

“半年任务?”江春生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嗯!怎么?不敢?还是没胆?”老田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拿掉眼镜,瞪起一双古铜色满是故事的深邃双眼,盯着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