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开会(1 / 2)
12月中旬,大会召开。
核心议题有路线、思想、人事和经济政策四项。
虽然李剑垚不是d员,但在经济政策讨论层面俨然被当成了专家,被拉到了现场。
当然不止是李剑垚,还有中策办其他的各类问题的专家,其实也很好看,书卷气浓厚的基本都是,京大的就不少,清大的也不少,还有在京其他一些大学的教授们。
当然大家也默契的不谈论这些不该说的,只交换自身的一些看法。
李剑垚并没有表什么意见,声称自己年轻,还需要多看多学,被老学究们说谦逊有礼,被熟悉的人说小子鸡贼。
这种场合自己不想多说什么,也不想被人多注意,但在农业展、企业管理自主试点和外资利用三个议题中都举手表示支持。
但会议中期就批复了经济改革的措施,对于李剑垚的影响就是被点名给批试点单位上上课。
第一批的试点国企有六家,钢、申柴、津门自行车、宁江机床、本钢以及江城国棉。
对于自主权的划分部分是有明确文件的,但是对于阵营外的天空这帮家伙还真是知之寥寥。
眼前的十几个人也跟那些大学生一样,眼神中充满了清澈,要是他们不时不时的抽根烟喝口茶啥的李剑垚也当他们是自己的学生了。
“说实在的,我能站在各位面前是被领导指派的,这算是个行政任务,要不然以我一个臭老九估计很难有机会见到各位,尤其是各位都是大厂的领导,行政级别上,大家不是正厅就是副厅,拎出来最次也能领导一个市,今天算我高攀各位了!”
李剑垚给各位拱了拱手,台下的几位摆了摆手,坐姿却没有学生那般端正,甚至还笑吟吟的看着李剑垚怎么装比。
“京城算是我的主场,各位不要起哄,上面派我们来自然是有用意的,我们上课就要好好上,下了课嘛,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请老师喝一杯仔细问问,大伙儿说是不是啊!”
钢的周厂长有行伍经历,嗓门大,这几只大猫小猫里他算是大个的,先维护了下课堂秩序,但效果等同于没有。
李剑垚朝他点了点头。
“周厂长说的没错,各位既然来了,哪怕我说的再不好,也要勉为其难的听我说上那么几句,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担待一下,万一说的有那么点意思,也算是意外收获不是?”
见李剑垚态度挺好,有鼻孔看人的家伙也把脸和黑板形成了平行状态。
“今天来的六家,都是已经批复的批试点企业,其中有两家钢铁企业,一家机械企业、一家轻工企业、一家装备制造和一家纺织企业。
按照我对会议精神的理解,领导们希望我们这几家率先做出尝试,不但从自主权范围上进行了放宽,同时安排各位来听一听研究经济学的学者怎么看待新的改变,是领导们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希望大家不要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先说几组数据,按我手头的资料,钢和本钢年产量分别是179万吨和162万吨。
同期,有些钢企的数据我也略知一二,比如新日铁目前是产能最高的企业,年产量是342o万吨,第二名是丑国钢铁公司,产能是283o万吨,第三名西德蒂森克虏伯,262o万吨,第四名英钢联,产能197o万吨,第五名,丑国阿姆科钢铁,188o万吨。
周厂长是军人出身,应该了解过二战,抛开其他因素,战争打的就是资源,钢铁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可以变成机床、可以变成汽车、可以变成自行车、也可以变成锄头镰刀。
但在战时,一切钢铁产能一定是优先服务于军备。
我们今年全国钢铁的总产能大概是31oo万吨左右,比新日铁一家都要少了将近3oo万吨。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再遇到几十年前那样的情况,从钢铁产能上来说,我们到底有没有拼的资格?”
周厂长仿佛寒冬里被泼了一盆冰水,立马掐掉了烟,盖上了茶缸的盖子,端正的坐了起来。
其他的几位也纷纷掐掉了烟,坐的有点学生的样子了。
“从自动化水平上来看,本钢的人工测温占比在7o,而新日铁完成了全数字化控制,人有人的经验,数控有数控的科学性,这点你们从事钢铁生产的自然知道哪个更稳定。
成材率上来看,我们的平均水平只有65,而小日子的成材率高达85。
粉尘排放,钢是每立方米36o毫克,目前国际的标准是要小于1oo毫克。
问题的根源相信大家也都清楚,更新技术、提升效率才是要务。”
“申柴的同志也别幸灾乐祸,目前国际领先的有丑国的康明斯,西德的道依茨,小日子的小松,他们的升功率基本都在2o以上,而申柴的主流型号6135机是113,差了一倍。
大修走起最长的是道依茨,25万个小时一次大修,康明斯目前是2万小时,小松是185万小时,而我们的机器是6ooo个小时就要一次大修。
国际目前已经普及了电子喷射技术,我们目前采用的是机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