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照姐的第一课(1 / 3)
李清照的笑意温和,她对着瑶瑶招了招手,将她召至身前,随即蹲下身,视线与孩子平齐。
“瑶瑶,今日,你拜入我门下,习丹青之艺,师父要先嘱咐你几句。”
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郑重,让整个书房都安静下来。
瑶瑶闻言,小身板当即绷紧了,弱弱的应道:“师父,您说。”
李清照见她这般模样,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又帮她扶正了发间微微歪斜的步摇,笑道:“瑶瑶不必紧张。师父这些话有些长,有些你可能现在也不理解,但师父相信,未来只要瑶瑶和丽质认真学习,便肯定能明白师父今日这番话的。”
瑶瑶一听,当即用力点头,眼神认真:“瑶瑶会记住的!”
李清照对小姑娘的态度很是满意,于是说道:“瑶瑶,师父曾与你说过,你入我门下,虽主学丹青之艺,但其他学问亦不可荒废。”
“笔墨技艺,诗赋经义,这些皆是学问根基,相辅相成。”
此刻,温岚站在李今越身边,听闻此言,不由得惊讶道:“原来李老师会这么多学问的吗?!瑶瑶这些……都要学?”
她原本以为只是学国画,现在看来,这分明是要按国学大师的标准来培养自己女儿的啊!
李今越闻言也是点了点头,看着那两个乖巧的小身影,有些心疼地轻语:“照姐应该都会教吧,按她的话说,这些学问都是相通的,若只学其一不及其余,容易丢人。不过对孩子来说,学这么多,压力可能会有点大。”
然而,李今越完全没能体会到一位母亲此刻的心情。
温岚心中早已是激动万分:呜呜呜!瑶瑶这下赚大了!不但能学国画,还能学这么多东西!自己这是给自己女儿请了个国学大师当老师啊!
然而,此刻瑶瑶并不知道自己妈妈内心的波澜壮阔,她只是认真地听着师父的教诲,脆生生的应道:“嗯!瑶瑶记住了!瑶瑶会努力的!”
李清照欣慰地点了点头:“嗯,瑶瑶真乖。”
“瑶瑶,为师知道,你心性纯良。从今日你在学校挺身而出保护丽质,为师便看得出,你的父母将你教育得很好。能收你为徒,为师心中甚是欢喜。”
“但是,为师还是要嘱咐你一句。”
“学问固然重要,但身为文人,比学问更重要的,是立身之品行,是为人之风骨。”
此言一出,天幕下的所有读书人瞬间沸腾。
[易安居士此言,真乃洞见!《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若品行不端,纵有满腹经纶,亦不过是趋炎附势之徒!]
[某亦深以为然!昔年孔夫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非赞其贫,实赞其安贫守道之骨。学问是器,风骨是魂,无魂之器,终为朽木。]
[是啊!昔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居仍写‘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靠的就是这份不随波逐流的风骨。学问能养性,风骨能立命,缺了风骨,人便没了脊梁!]
[正是如此。某曾见富家子弟重金请人代笔作诗,虽能骗得一时虚名,却终被人耻笑‘无骨无品’。学问可学,风骨难养,易安居士教授弟子这番话,当真是说到了实处。若这弟子能记住,想必未来定成大器!]
天幕下,无数文人墨客心潮澎湃,纷纷附和。
书房内,李清照将两位弟子一同牵到桌案前,指着那满室的翰墨书香,循循善诱。
“丽质,瑶瑶,你们要记得。”
“丹青再工,若无纯良品行打底,不过是匠气俗笔。”
“诗赋再佳,若失却铮铮风骨,终究是无魂虚言。”
“你们都是好孩子,往后尽可将这份天真烂漫注入笔端,让画中花鸟含趣、草木含春。我等读诗,是为涵养心性,懂温良恭俭之礼;研经,是为筑牢风骨,明宠辱不惊之节。”
“但你们更要谨记——握笔先正心,落笔先立德!”
丽质和瑶瑶似懂非懂地听着,就连一旁的李今越和温岚,都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李清照看着瑶瑶那双清澈又带着些许懵懂的眼睛,爱怜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继续说道:
“瑶瑶,你现在听不懂不要紧,但一定要记住。”
“今日,你既入我师门,那你和丽质便要携手共进。你们的学问要日日精进,品行更要时时打磨。”
“学问,是饰身之玉;品行,是立人之基;而风骨,是撑起你们此生的脊梁。”
“三者兼具,方能成画中妙手,人中君子。”
瑶瑶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她能感受到师父话语里的期盼和郑重,于是,她挺起小胸膛,大声说:“我知道了!师父!我一定会和丽质一起好好努力的!”
“好。”李清照闻言,这才欣慰颔首。
随即,她转身走向桌案,从笔架上取下一支通体莹润的毛笔,又取出一块色泽如墨玉,隐有暗光的珪墨和一方古朴的砚台,递到瑶瑶面前。
“瑶瑶,这是为师赠你的拜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