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百草堂之余甘子(3 / 6)
,手里握着木杖,目光紧紧跟着王宁:“慢着点,注意上面的枯枝,别被划伤了。”
王宁爬到约十米高的地方,伸手就能够到枝头的果实,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放进布兜里,然后继续往更高的地方爬。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丝毫不在意,专注地采摘着余甘子。
张阳药师和王雪在树下,仰着头接住王宁扔下来的布兜,将里面的余甘子倒进药篓里,果实撞击的声音清脆悦耳。眼看药篓渐渐满了,王宁也从树上爬了下来,他的粗布短褂被树枝勾破了几个小口,脸上沾了点泥土,却笑得格外开心:“差不多了,这些余甘子,应该够镇上的患者用一阵了。”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孙玉国蛮横的声音:“王宁!你们在这里偷偷采余甘子,居然不告诉我!这药材,我看该归我!”
众人回头,只见孙玉国穿着一身绸缎长袍,身后跟着刘二,两人气喘吁吁地站在坡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药篓里的余甘子。王宁脸色一沉,上前一步挡住药篓:“孙玉国,这余甘子是我们辛苦找到的,你凭什么要拿?”
“凭什么?”孙玉国冷笑一声,走上前,“这山林又不是你家的,我先看到的,就是我的!你要是识相,就把余甘子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刘二也跟着附和:“就是!孙老板说了,这药材得归他,你们赶紧交出来,别自找不痛快!”
林婉儿上前一步,手中的木杖在地上顿了顿,声音冰冷:“这里是山林,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余甘子是用来治病的,不是你们谋利的工具,识相的,就赶紧走!”
孙玉国见林婉儿态度强硬,又看她手里的木杖,心里有些发怵,但想到余甘子能带来的利益,还是硬着头皮说:“我今天就要定这余甘子了!刘二,给我上!”
刘二撸起袖子,就要往药篓冲,王宁和张阳药师立刻挡在前面,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就在这时,林婉儿突然举起木杖,指向孙玉国身后:“你们看那是什么!”
孙玉国和刘二下意识地回头,林婉儿趁机上前一步,木杖轻轻一挑,就将孙玉国腰间的钱袋挑落在地,钱袋里的铜钱撒了一地。孙玉国惊呼一声,弯腰去捡钱袋,林婉儿对着王宁使了个眼色:“我们走!”
王宁立刻背起药篓,张阳药师拉起王雪,四人转身就往山下走。孙玉国捡起钱袋,抬头一看,四人已经走出去很远,他气得跳脚,却又不敢追——刚才林婉儿露的那一手,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嘴里恨恨地骂道:“王宁,你给我等着!”
四人顺着山路往山下走,王雪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笑着说:“林姐姐,你刚才太厉害了!孙玉国肯定气坏了!”
林婉儿收起木杖,嘴角露出一抹浅笑:“只是吓吓他们,免得他们纠缠。咱们赶紧把余甘子带回镇上,早点给患者制药才是正事。”
王宁点点头,看着药篓里满满的余甘子,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脸上,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患者康复后,脸上露出的笑容。
背着满篓的余甘子回到百草堂时,日头已偏西,橘红色的霞光透过窗棂,落在堂屋中央的药炉上,映得铜制的炉身泛着暖光。张娜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四人平安归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快步上前接过王宁肩上的药篓:“可算回来了,路上没出什么事吧?陈婶下午还来问了两回,说孩子烧得更厉害了。”
“路上遇到点小插曲,不过没事。”王宁擦了擦额头的汗,目光落在药篓里的余甘子上,语气急切,“快把药炉腾出来,我现在就炮制余甘子,争取今晚就能煎出药来。”
众人立刻忙碌起来。王雪将余甘子倒在竹筛里,仔细挑拣着,把虫蛀或软烂的果实挑出来扔掉;张阳药师从药柜里取出干燥的竹席,铺在院子里,准备晾晒余甘子;林婉儿则帮忙清洗药罐,擦拭药炉,动作娴熟利落。王宁站在柜台后,取出一把小巧的铜刀,将余甘子逐个切开,露出里面淡绿色的果肉和细小的果核。
“哥,这余甘子切开怎么有点涩啊?”王雪凑过来,忍不住捏起一小块果肉尝了尝,立刻皱起眉头,“入口是苦的,咽下去才有股淡淡的甜味。”
“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王宁一边切着果实,一边解释,“《图经本草》里说‘啖之,初觉味苦,良久更甘’,它的药性也藏在这‘先苦后甘’里。性凉,能清热,味甘酸可生津,涩则能收敛,正好对应咽喉肿痛、高热伤津的症状。”
张阳药师闻言点点头,将挑拣好的余甘子均匀铺在竹席上:“不过这生果药性偏凉,直接煎药,脾胃虚寒的人喝了怕是会腹泻。王兄,你打算怎么炮制?”
“我想先将一部分余甘子晒干,研磨成粉,方便携带和服用;另一部分用蜂蜜炙过,既能缓和寒性,又能增强润肺利咽的功效。”王宁放下铜刀,走到药柜前,取出一罐蜂蜜,“之前陈婶说孩子咽不下药,用蜂蜜炙过,口感能好些,孩子也容易接受。”
说罢,王宁将药炉点燃,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烧开后,将新鲜的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