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百草堂之洋葱(4 / 5)
地后退了一步。刘二狗见状,连忙把责任推到郑钦文身上:“是……是他让我做的!孙掌柜说,只要能搞垮百草堂,就给我一百两银子!”
“你胡说!”孙玉国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刘二狗骂道,“我什么时候让你这么做了?你别血口喷人!”
村民们这下都明白了,纷纷指责孙玉国。之前去济世堂买药的妇人更是气得哭了起来:“怪不得我家娃喝了你的药,溃疡越来越严重,你这黑心的东西,竟然骗我们!”
“把他赶出去!”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村民们纷纷围上来,孙玉国见状,吓得拉着刘二狗和郑钦文,狼狈地逃出了药铺。
看着孙玉国逃走的背影,村民们都松了口气。李大娘走到王宁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王大夫,多亏了你,咱们才没被那黑心的东西骗。以后咱们就信你,信你这皮牙子药!”
王宁笑了笑,拿起一个皮牙子:“其实这皮牙子不仅能治病,还能当蔬菜吃。咱们村气候干燥,饮食又油腻,平时多吃点皮牙子,还能预防腹胀和溃疡呢。”
“那咱们以后就多种点皮牙子!”一个村民大声说道,“明天我就把家里的空地腾出来,种上皮牙子!”
“我也种!”“我也种!”村民们纷纷响应,药铺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王宁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场风波虽然过去了,但孙玉国绝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有村民们的支持,有皮牙子这味好药,他有信心守护好百草堂,守护好月牙村的村民们。
一场初雪落满月牙村时,百草堂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要洋葱种子的村民。王宁站在柜台后,看着手里厚厚一叠登记册,忍不住笑了——短短半个月,村里已有三十多户人家报名种洋葱,连之前犹余的钱多多,都托人来要了两斤种子。
“哥,张阳叔说后山那片空地能种,咱们明天就去翻地吧?”王雪抱着一筐刚晒干的洋葱种子走进来,浅青色布裙上沾了些雪沫,脸上却满是笑意。她手里还拿着一本线装书,正是之前林婉儿送来的《西域本草录》,封面上已被她细心包了层牛皮纸,边角处还绣了朵小小的洋葱花。
王宁接过种子,指尖触到干燥的种皮,忽然想起三个月前的困境——那时村民们受病痛折磨,孙玉国趁机搅局,连洋葱都成了稀缺物。如今再看,药铺后院的晒架上晾满了洋葱干,前堂的瓷罐里装着现成的洋葱水,甚至村口的老槐树下,都立起了一块“洋葱药用指南”的木牌,上面写着林婉儿补全的用法:“皮牙子煮水内服,治食少腹胀;捣泥外敷,治恶疮溃疡;温汤清洗,治滴虫之症”。
“阿宁,钱多多来了,还带了不少药材。”张娜掀开门帘走进来,她浅蓝色的围裙上绣着新的花纹,正是洋葱的模样,“他说以后要跟咱们长期合作,还想跟着张阳叔学认药材呢。”
话音刚落,钱多多就提着个布袋子走进来,脸上堆着憨厚的笑:“王大夫,这是我从关内进的当归和黄芪,你看看成色。之前是我糊涂,听了孙玉国的话,差点害了大伙,现在我想明白了,做药材生意,得先有良心。”
王宁接过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的药材果然成色极好。他笑着说:“钱老板能想通就好,以后咱们一起把月牙村的药材生意做好,让大伙都能用上好药。”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林婉儿穿着浅紫色衣裙,骑着一匹白马停在药铺门口,她腰间的草药荷包晃了晃,从里面掏出一封信:“王大夫,官府的回信来了。孙玉国因用泻药害人、诬陷同行,被判处流放,济世堂也被查封了。”
村民们听到消息,纷纷围到门口欢呼。李大娘拄着拐杖,拉着林婉儿的手说:“姑娘,多亏了你啊!要是没有你找出证据,咱们还不知道要被孙玉国骗多久呢。”
林婉儿笑了笑,从荷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递给王宁:“这是我祖父留下的《西域药草图谱》,里面记载了很多像洋葱这样的本土药材,或许能帮到你。我要走了,去下一个需要药材的村子。”
王宁接过图谱,心里满是感激:“林姑娘,谢谢你。以后要是路过月牙村,一定要来百草堂坐坐。”
林婉儿点点头,翻身上马,白马踏着积雪,渐渐消失在村口。村民们望着她的背影,久久没有散去。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月牙村的田野里一片翠绿——那是村民们种的洋葱。王宁带着张阳和王雪,在田里教大伙如何打理洋葱,如何分辨成熟的鳞茎。张娜则在一旁煮着洋葱水,香气飘得老远,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商客。
“王大夫,这洋葱真能当药卖?”一个商客好奇地问。
王宁笑着点头,递给他一杯洋葱水:“你尝尝,不仅能治腹胀,还能提神。以后咱们月牙村的洋葱,既能当菜吃,又能当药卖,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商客接过水杯,尝了一口,忍不住赞道:“好!我以后每月都来收,咱们长期合作!”
夕阳西下时,村民们扛着锄头回家,田野里留下一片欢声笑语。王宁站在田埂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