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百草堂之连翘(3 / 6)
毒的药托毒外出。\"
药刚敷上,赵老栓忽然哼了一声,眉头舒展些了。
这时,孙玉国带着刘二狗来了,远远站着喊:\"王宁!你别装好人!这人是用了你的烂药才加重的!\"
王雪气得要冲上去理论,被张娜拉住。张娜扬声道:\"孙掌柜若是不信,敢不敢让张阳兄验验你家的药?\"
张阳从怀里掏出个纸包,正是今早从济世堂借碾子时顺手拿的样品:\"这是你家的老翘,表面有霉斑,炒焦后药性全失,只剩燥性,敷在疮上只会逼毒入里。\"他把纸包往人群前一递,\"大家闻闻,这味是霉味,不是药香!\"
有人凑过去闻了闻,立刻皱起眉:\"还真是!我昨儿买的就是这味!\"
孙玉国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指着张阳:\"你......你胡说!\"
\"我有没有胡说,赵老栓的疮会说话。\"王宁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连翘是好药,但要看怎么用。采收不合时,炮制不得法,辨证不对证,良药也会变成毒药。\"
正说着,林婉儿不知何时站在人群外。她穿件灰布褂子,头上裹着蓝布巾,手里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些刚采的草药。她没说话,只是朝王宁递了个眼色,又指了指后山的方向。
王宁心里一动——他库房的青翘,不多了。
赵老栓这时呻吟着睁开眼,哑着嗓子说:\"背上......好像不那么烧了......\"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孙玉国见状,拉着刘二狗灰溜溜地走了,背影在药香里缩成个小点。
王宁望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林婉儿消失在街角的方向,忽然对张娜说:\"准备家伙,明天去后山采连翘。\"
张娜点头,低头看见药台上的连翘花标本,那金黄的花瓣在暮色里,像一簇小小的火苗。
鸡叫头遍时,百草堂的灯就亮了。王宁正往竹篓里装东西:一把铜锄,刃口磨得发亮;两卷粗麻绳,是爬山用的;还有个油纸包,里面裹着干粮。张娜在一旁给他缝补裤脚,他裤腿上有个破洞,是去年采药时被荆棘划破的。
\"后山那片连翘丛在北坡,海拔怕是有千把米。\"张娜把针线放进布包,\"林婉儿既然指给你,定是那里的连翘长得好。\"她忽然抬头,眼里映着油灯的光,\"记住,连翘的根须浅,挖的时候别伤了主根,明年还能再长。\"
王雪揉着眼睛从里屋出来,双丫髻睡得有些歪:\"哥,我也去!\"她背上自己的小竹篓,里面装着个小药锄和油纸伞,\"我能帮你辨认青翘!\"
王宁本想拒绝,看她眼里的光,终究点了头。
天刚蒙蒙亮,三人就上了路。山路起初还平缓,两旁的灌木刚抽出新叶,沾着露水。越往上走,风越凉,雾气像白纱似的缠在半山腰。王雪走得急,辫子上的红头绳总往王宁眼前晃。
\"哥,你看那是不是连翘?\"她突然停住,指着崖边一丛灌木。
王宁走过去,那灌木枝条细长,却光秃秃的没开花。他摘下片叶子闻了闻:\"这是迎春,叶子比连翘圆,枝条是实心的。连翘的枝条中空,你折断看看就知道。\"
王雪真的折了根枝条,果然中间是空的,像根细管子。\"原来如此!\"她把断枝扔进竹篓,\"书上说'连翘茎中空',我总记不住。\"
爬到海拔八百米处,雾气突然散了。阳光穿过松针洒下来,照亮了对面山坡——漫山遍野的连翘正开得热闹,金黄的花朵挤在枝条上,像谁把碎金子撒在了绿丛里。更妙的是,花丛间还挂着不少青绿色的果实,正是没成熟的青翘。
\"这里的连翘长得好。\"张娜弯腰拨开草丛,\"土壤是沙质的,排水好,难怪能长这么旺。\"她摘下一枚青翘,轻轻捏了捏,\"你看这果皮多紧实,里面的种子还没硬,正是入药的好时候。\"
王宁拿出铜锄,顺着连翘根部周围的土轻轻刨。他的动作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似的。\"连翘的根须会沿着岩石缝长,得顺着纹路挖,不然容易断。\"他边挖边说,\"去年有个药农图快,一锄头下去,把整丛根都铲断了,可惜了那片好连翘。\"
王雪学着他的样子,在另一丛连翘旁蹲下。她的小锄太小,挖起来费劲,鼻尖很快沁出了汗。\"哥,这青翘上有绒毛,是不是要刮掉?\"
\"不用。\"王宁把挖好的连翘捆成束,\"入药时连果皮带绒毛一起晒干,绒毛也是药效的一部分。《本草汇言》里说,连翘'散诸经血结气聚',这绒毛能助它'散'得更透。\"
正挖着,王雪突然\"哎呀\"一声。她脚下一滑,差点摔下陡坡,幸好抓住了一丛连翘。等王宁把她拉上来,她手里还攥着几根带花的枝条,手腕却被划出了血。
张娜赶紧从布包里拿出药粉——那是用干连翘磨的粉,撒在伤口上,血很快就止住了。“连翘不仅能清热,还能止血敛疮。”她给王雪包扎时,声音放得很柔,“小时候我在药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