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百草堂之牛耳枫子(6 / 7)
一个年长的村民,是镇上出了名的老实人,他走上前,仔细看了看药仁,又闻了闻药碗里的药汁,开口说道:“我看王药师说得在理,他开百草堂这么多年,从没坑过我们,孙老板怕是在故意造谣,想搅黄王药师的好事。”
“就是!孙老板自己治不了病,就想让大家都治不好,太过分了!”“我们信王药师,继续拿药!”
孙玉国见村民们不仅不信自己,反而纷纷指责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尴尬得无地自容。刘二狗和郑钦文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说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孙玉国恼羞成怒,却又无话可说,只能狠狠瞪了王宁一眼,转身狼狈地离开了药铺,连头都没回。
看着孙玉国等人的背影,村民们纷纷围到王宁身边,一边道歉一边道谢。王宁笑着摆摆手,语气温和:“大家不用客气,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快把药喝了,好好休息,很快就能好起来。”
药铺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药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温暖而治愈。王雪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王宁说:“哥,还是你厉害,几句话就把孙玉国的谣言戳破了!”
王宁看着村民们喝下汤药后安心的神情,轻声说道:“不是我厉害,是药材的药性和乡亲们的信任,帮我们破了这谣言。”他抬头望向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药铺里,温暖而明亮,溪畔的牛耳枫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守护着这片小镇的安宁。
孙玉国灰溜溜离开百草堂的第二天,青溪镇的痢疾就有了明显好转。喝了牛耳枫子配伍甘草的汤药后,大部分患者的腹泻渐渐止住,老人孩子的脸色也慢慢红润起来,能下地走动,甚至能正常吃饭了。镇里的恐慌彻底消散,连空气都变得轻快了许多,孩子们的笑声又重新回荡在街头巷尾。
王宁正坐在药铺前堂整理药方,将这些天的用药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迟疑的脚步声,不重,却带着几分犹豫。抬头一看,竟是孙玉国——他没穿平日里的绸缎长衫,只套了件半旧的青布褂子,领口还沾着些污渍,头发乱糟糟的,眼下还带着明显的黑眼圈,全然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整个人显得憔悴又落魄。
“王……王药师。”孙玉国搓着手,眼神躲闪,不敢直视王宁,声音也有些发虚,带着几分讨好,“能不能……能不能给我点牛耳枫子?”
王宁放下手中的毛笔,平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孙老板自己有药铺,药材齐全,怎么来我这求药?”
“我那哪有药啊!”孙玉国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懊悔,“之前让刘二狗他们去摘牛耳枫子,那两个蠢货只知道瞎摘,把青果都摘回来了,根本不能用,还把好的果实都扔了。现在我侄子也得了痢疾,拉得都站不起来了,我找遍了镇上的药铺,都没找到这药,实在没办法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柜台上,银子上还带着体温:“这是药钱,你看够不够?要是不够,我再回去拿,家里还有些积蓄。”
王宁没去碰那锭银子,反而起身从药柜里取出一包早已炮制好的牛耳枫子仁,又拿了些甘草片,一起递给他,语气平淡:“药你拿去吧,银子不用给了。”
孙玉国愣住了,拿着药包的手微微发抖,眼神里满是惊讶和不敢置信:“你……你不怪我之前造谣,还故意让刘二狗破坏你采药?甚至在镇上到处说你坏话?”
“我开百草堂,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记仇的。”王宁看着他,语气诚恳,眼神里没有丝毫怨恨,“孙老板,药材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算计人的。你我虽是同行,有竞争是常事,但不该拿乡亲们的性命当赌注。下次若是再遇到这样的急症,我们大可以一起想办法,互通药材,而不是互相拆台,让乡亲们受苦。”
孙玉国的脸瞬间红透了,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攥着药包,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王药师,是我错了。以前是我太看重生意,太贪心,忽略了医者的本分,差点害了乡亲们。以后我再也不跟你作对了,要是百草堂需要帮忙,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开,连放在柜台上的银子都忘了拿。
王宁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把银子收进抽屉,想着等下次孙玉国来,再还给她,顺便和他好好聊聊行医的初心。
几天后,青溪镇的旱疾彻底平息,镇里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王宁想着溪畔的牛耳枫子被采了不少,担心来年药材不够用,影响治病,便决定带着王雪、张阳去溪畔补种牛耳枫苗,也算是给这片救了人的草木一份回馈。
消息传出去后,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来帮忙。李阿婆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红薯,领着已经痊愈的孙子,早早地就来到了溪畔;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扛着锄头、铁锹,脚步轻快地跟在后面,嘴里还念叨着要多帮王药师干点活;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出门的老人家,也拄着拐杖赶来,说要在旁边搭把手递递工具。
没过多久,孙玉国也来了。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青布褂子,手里却拎着好几捆绿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