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战始(2 / 3)

加入书签

则五十年,多则两三百年。

这期间草原诸部都会依附中原朝廷,凡是胆敢作乱劫掠边境。

通常中原朝廷都不用动手,一发诏书下去,立刻有其他草原部族争抢着代劳。

因为帮助中原朝廷打击叛乱部族不仅能获得大量草场奴隶,还能得到来自中原朝廷的丰厚赏赐。

换了哪个草原部族都恨不得给中原朝廷当狗。

可惜——

中原朝廷总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

一旦国力衰弱,草原部族都会不再把中原朝廷当回事,从此开始频繁犯边劫掠。

卫超曾经听自己父亲卫宣说过。

为何陛下要执意率领大军亲征北戎。

无非是延续了数百年的大魏早已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如果再不做点什么,或许过了几十年大魏都要亡了。

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励精图治想要改革的魏帝发现他的政令推下去后,非但没有止住大魏的颓势,反而让大魏内部都变得更加动荡。

所以魏帝才会决定亲征北戎,打算到时候携大胜戎人之威强行掀起变革。

孰料就在他快胜利的时候。

国内传来了楚王谋反作乱的消息。

这是巧合吗?

至少卫宣告诉卫超,这绝对不是巧合。

尤其是大军秘密撤离的时候。

本来都溃不成军的北戎却忽然重新集结,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魏军都崩溃瓦解以全军覆没告终。

毫无疑问。

当时的情况下,有人走漏了风声,甚至是故意给戎人方面通风报信了。

当然。

这些都仅仅是卫宣的猜测。

“怪不得有不少人都不看好戎人。”

得知草原即便建立统一政权都难以持久后,薛云脑海里都闪过了一个个人。

不是他们有多相信朝廷,相信魏帝,而是他们相信历史。

北境让戎人占据了又如何?

反正历史已经告诉他们,占据往往都是一时的,中原朝廷迟早会驱逐戎人回到草原。

但不看好归不看好。

戎人在攻下幽都府后,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北境都会处在戎人的占领下。

大多数人无法坚持到中原重新恢复北境的那天,只能选择兵锋暂时最为强盛的北戎。

“而且也不看好朝廷……”

这句话卫超只是在心里默念,并没有直接说出口。

大军覆没,陛下失踪,楚王谋反,朝廷动荡无力出兵援救……

种种因素加起来。

让人如何能看好朝廷?

虽然卫超知道自己的想法非常大逆不道,可现实便摆在眼前,他总不能把脑袋埋到沙子里当作视而不见吧?

“周林,守好城池,有情况记得第一时间派人来通知我。”

薛云在城墙边上观察了许久。

在攻城器械打造完成前,他可以确定戎人暂时不会发动进攻。

继续留在城头上也没太多的意义。

所以在交代了周林一声,他便转身离开前往了其他地方。

大战在即。

东山府内部的气氛都变得格外沉重压抑。

冷清的街道上已经看不到人影,沿街的店铺都全部关闭。

愈是这种时候,愈是要小心防范。

“都尉,不久前醉红楼派人过来问我,这段时间醉红楼需要关门歇业吗?”

当薛云找到徐虎了解完这些天的工作情况后,徐虎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原因是什么?”

莫非是柳莺莺又在整什么幺蛾子?

薛云心里如此想到。

“醉红楼派来的人说,最近几天来楼里的客人都愈来愈多,生意愈发红火,所以楼里担心眼下正值关键时期,是否有些不太合适了?”

徐虎连忙说道。

“没事,让他们接着奏乐接着舞,只要不打扰影响到普通百姓即可。”

薛云顿时恍然,原来是生意太好让醉红楼感到惴惴不安了。

前线在艰苦奋战,后方在花红酒绿。

这确实容易动摇军心士气。

但他更在乎掏空城内有钱人口袋里最后一枚硬币,然后拿这些钱财来提高麾下士卒们的待遇。

这其实算双赢。

有钱人享受了醉生梦死的快乐,士卒们也能从中获得好处。

“好的,属下会如实转告给醉红楼。”徐虎松了口气道。

“对了,你也能借此机会在醉红楼安插一些自己人,暗中监察行为举止异常的客人。”

薛云脑袋里忽然冒出了个想法。

战时期间。

东山府内大大小小的娱乐活动场所基本都闭门歇业。

除了仍在光明正大营业的醉红楼外,其余的都是些地处偏僻的小酒肆可能还会偷偷开着。

毕竟不是所有能娱乐消遣的地方都有醉红楼强大的背景实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