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盟主(2 / 2)
的援军,陆续抵达建康。
他们由新亭抵达秦淮河南岸,就地扎营。
萧嗣、裴之高、韦粲、柳仲礼、羊鸦仁、李孝钦、陈文彻、萧方、樊文皎、王僧辩……
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大人物。
这些人到达建康后,分别想方设法送信到台城里,向皇帝萧衍和太子萧纲请安。
令萧衍万分难过的是:他最器重的七皇子、梁荆二州刺史、军事实力最强的湘东王萧绎,只是派出长子萧方和两位太守,他本人竟然不来!
而萧衍最疼爱的小儿子老八、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更是离谱:他不但没派一兵一卒,连慰问书都没有一封!
萧衍被气得摔了几次茶杯。
太子萧纲则只是冷笑。
萧正德八子还剩四子,太子萧纲和三个弟弟。
其中,六弟萧纶最为孝顺、大方。
他遵从父皇安排在朝中担任宰相,很受欢迎。
萧纶表面上很尊重太子萧纲。但萧纲在心里对他颇为戒备。
而另外两个弟弟老七、老八则不然,他们在外独霸一方,都有争夺大位之心。
还有一方势力:前太子萧统的几个儿子,萧誉、萧詧等,他们认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排序在萧纲之前,所以对萧纲成为太子不是那么服气。
……
抵达秦淮河南岸的援军达11万人之多。
大伙来自不同州郡,现在要统一与侯景作战,自然得有一位盟主。
如果六皇子萧纶、七皇子萧绎、八皇子萧纪在这,盟主人选自然没有争议。
但三位皇子不在,其余那些军队统帅可以说都在同样起跑线上,于是盟主问题真的成了问题。
到此时,大伙仍然坚信,侯景的那点力量不是多大麻烦。
这么多方力量集中起来,分分钟碾压侯景军。
如果这时争取到联军统帅之位,那么,搞定侯景之后,这位统帅必定是太子之下的第一大臣。
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背后的势力,他们必须争。
事实上,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