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围攻内城(1 / 2)
侯景的叛军只有8000人,按说,这点兵力对堂堂大梁国都城建康,应该没多大威胁。
可偏偏现在是建康兵力最空虚的时候。
上年的寒山之战,萧渊明率领的10万大军损失惨重,折损的都是京城防务力量。
邵陵王萧纶集结去攻打寿阳的几路人马,还在赶回建康的路上。
现在建康城总兵力,满打满算不到4万:朱异的1万多禁卫军、萧正德的几千牙门军、王质的1万多楼船军、1万州郡县外军(扬州刺史部、丹阳郡、秣陵县)。
太子萧纲与一众谋臣们商讨后,决定派人与侯景谈判,拖延时间,等待邵陵王萧纶指挥的的四路大军到来再说。
侯景也同意先谈一谈。他主要是想摸一摸建康城内虚实。
侯景派出的谈判使者是参军徐思玉,萧纲派出的使者是中书舍人贺季。
徐思玉和贺季的第一轮谈判在建康内城举行,萧衍、萧纲都接见了徐思玉。
徐思玉代表侯景表达了诉求:朱异、徐磷、陆验、周石珍这几人是佞臣,欺君误国,理应当斩。
萧衍、萧纲当然知道这是幌子,便问徐思玉:侯景到底为啥造反?
徐思玉回答了一句话:贞阳朝至,侯景夕返。
萧衍听了呆若木鸡,萧纲则满腹狐疑、不知所谓。
第二轮谈判,在板桥镇寿阳军大营举行。
侯景、王伟一起接见贺季。
贺季问:侯公要达到啥目的才会止戈?
侯景:到台城皇位上坐一坐。
王伟赶紧救场:河南王是开玩笑。朱异等人乱政,我们的目的是拨乱反正、厘清社稷蛀虫。
贺季心里冷哼:侯景脱口而出的话,一点都不像是玩笑。
侯景的话已说出口,等于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了。
为了避免贻人口实,王伟、徐思玉建议扣留贺季,不让他回建康城。
侯景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贺季被扣。
朝廷使者被扣,谈判破裂。
那就只能兵戎相见。
萧纲下令给庾信,要他拆除朱雀桥。
拆除朱雀桥其实很简单,只需松开捆绑楼船的铁索,把最南边的几艘船移走就成了。
萧正德知道朱雀桥是侯景入城的最佳选择,不能拆。
于是,萧正德立即入宫觐见太子,建言道:太子您刚接手军阵大权,如果下令拆除朱雀桥,等于是向叛军示弱。这既影响军心民心,也削弱了您的威信啊!
萧纲一听,觉得这位老堂兄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收回成命。
萧正德擦着冷汗返回宣阳门军营,庆幸太子还算比较好忽悠。
羊侃知道了这事,提醒萧纲道:侯景军驻扎板桥镇,新亭~丹阳城~朱雀桥~宣阳门是他们攻打建康城的最佳路线。太子最好下令给庾信:如若叛军攻新亭,则立即断桥。
萧纲同意,派人传了一道军令给庾信。
朱雀桥南桥头是丹阳郡城,北桥头是朱雀桥牌坊。建康令衙府离牌坊不远。
10月24日,侯景军轻松进入建康外城,抵达丹药城,开始进攻。
丹阳尹王质自知敌不过,弃城偷偷溜走,出家做了和尚。
侯景占领丹阳城。
这时,庾信按照预案,指挥军士拆除朱雀桥。
刚移走最南边一艘船,一支弓箭射来,从庾信耳边飞过,庾信被吓得亡魂出窍,拔腿就跑。
主将逃了,庾信手下的3000人,本来就是各衙署保安和低级官员组成的乌合之众,哪敢恋战?于是一哄而散。
萧正德驻守的宣阳门,是内城中城门,在朱雀门以北。
由朱雀桥牌坊到宣阳门,距离1里,是一条双向六驾车道。
萧正德派游击沈子睦率军士出朱雀门,将浮桥重新搭建好,让侯景军通过。
侯景到宣阳门与萧正德会合,由此门进入内城。
城里住着十几万人,包括官员家属、从事衣食住行服务的平民。
侯景下令:对城内平民,务必秋毫无犯。否则杀无赦!
他领军直逼台城。
台城也就是皇宫。
皇宫里住着皇帝、太子、皇子皇女、后宫佳丽、婢女太监等等约2万人,以及羊侃指挥的2万禁卫军。
台城只在南面开三座门:中门大司马门,东门阊阖门,西门西掖门。
……
此时的建康外城,西丰公萧大春弃石头城逃往京口(镇江),谢禧、元贞弃白下城逃向江北。
萧大春手下的水师将领彭文粲派人向侯景投降,献出石头城。
侯景派大将范桃棒接收石头城,就地驻守。
……
19月25日,侯景对台城三座门同时展开进攻。
羊侃指挥守军,严防死守。侯景军难以突破。
11月初一,萧正德在内城南部的仪贤堂称帝,改元“正平”。
侯景担任正平丞相。
侯景在内、外城发布命令,大肆招募成年奴隶男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