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捐赠《永乐大典》(3 / 3)

加入书签

典留存下来,也是因为嘉靖对其的喜爱。

这也是后人评论嘉靖时,对其文治方面的肯定的一个原因。

因为如果不是他,我们这些后人都不一定有幸能见到《永乐大典》,哪怕只是修正版的。

“既然他那边有拓印版,是不是意味着原版也在他那边!”

有人突然提出这个想法,让所有人内心有些火热。

“虽然有些难度,但我们国安想查的事,还没有查不出来的!”

这次开口的是国安部整个国安部排第一的技术大拿。

平时一些国安局碰到的技术难题的攻坚,都是他带领着团队进行的。

“不要轻举妄动,先把对方手中的拓印版拿到手里再说!”

“对方不会没有目的的,根据对方的目的,到时候再调整我们的战略部署!”

厅长警告了刚才提出意见的那人一声,当即拍板做了决定。

很快,根据上级指示,国安部内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

专门负责处理此次《永乐大典》事宜,吴处长的小组也并了进去。

当第二天对方问那隽捐赠永乐大典,他有什么要求时,那隽一时间有些愣住。

按照市面上现存的嘉靖版本,一册永乐大典价值大约在3200-6500万元左右。

(参考:2020年巴黎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以6400万元人民币成交,平均单册价格约3200万元)

要是这样算的话,一整套永乐大典,一万一千多册,价值不得在3300多亿。

这还是按照嘉靖版来计算,永乐版的价值肯定在其之上,哪怕说翻个倍也不过分。

还有就是全套永乐大典,里面包含了大部分的绝本孤本。

这样看来,其价值更加是不好计算了。

单纯的要钱,估计会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别说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

就算国家愿意付出一定代价拿出来,性价比也是最低的。

还不如换成一些技术资料等等,突然那隽想到这万一以后穿越到抗战年代,这第一个需求不就有了。

接下来,那隽想到自己的系统空间,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大型的生活区。

既然要建,那干脆索性建立一个现代化城市好了。

思索了两天,那隽心里慢慢有了决断。

他总共提出了两个自己的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